2024年03月19日
第6版:

“村庭所”携手解纷 巧化“民转刑”风险

本报讯(陈颖诺) “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经验,也是预防违法犯罪的成功经验。3月13日,顺昌县法院大干法庭运用“村庭所”联动机制妥善化解一起可能存在“民转刑”风险的欠款纠纷。

黄某欠肖某2万元迟迟未还,经多次催要无果,肖某从江西省赶到顺昌县洋墩乡上门讨要。再次遭到拒绝后,肖某扬言要放火烧房。双方发生争执,黄某向派出所报案。

为消除“民转刑”隐患,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派出所立即联系大干法庭及属地司法所,并安抚肖某情绪,让其不要擅自采取过激行为。

“考虑到肖某性格较为偏激,且双方当事人积怨已深,如果处理不当,纠纷很可能导致‘民转刑’案件,我们决定启用‘村庭所’联动机制,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进行‘一对一、背对背’调解。”大干法庭法官郑彪说道。

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法官就该欠款纠纷中的矛盾争议进行详细分析,逐字逐句解读相关法条,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解决方案。经过多方释法说理、沟通协商,最终黄某同意当场归还欠款。

“达成调解协议后,可以马上到法庭进行司法确认,不用担心没有法律效力。”人民调解员解释。

当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并向大干法庭申请司法确认,该起纠纷妥善化解。

近年来,顺昌县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整合辖区解纷资源,构建“村庭所”联动机制,致力于打造“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纠纷180余件,有效减少诉讼增量。

作者:
2024-03-19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4733.html 1 “村庭所”携手解纷 巧化“民转刑”风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