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王鹏靖)日前,武夷山迎来2024年首批中小学研学团,研学团师生在山水风光中畅游武夷,感受茶文化、朱子文化、闽越文化的魅力。
“武夷大红袍属乌龙茶,是中国历史名茶,这几株母树大红袍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泉州的96名师生在导游的带领下,走岩骨花香漫游道,寻访六株大红袍母树。在游山玩水间,学生们感受着浓厚的茶文化。晋江市侨声中学学生蔡依嘉十分高兴:“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刚才导游介绍的武夷山岩茶的文化来源和制作工艺都让我印象深刻。”
“行”有所向,“学”有所得,“研”有所悟。为期4天的行程,研学团乘坐竹筏畅游九曲溪、攀登天游峰,欣赏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之美,走访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夫古镇、朱熹园,感受武夷山的历史文化之韵。
“武夷山是我们报送国家教育部的18条研学线路的精品线路之一,我们带领学生来见识一下武夷山的自然与文化,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福建省晋江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副主任洪清爽表示,研学活动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行走课堂,今年他们计划安排学生约3000多人次来武夷山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