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第4版:

故园萱堂花

老宅北堂下的萱草花开了吗?五十多年的夏秋间,我心里都忘不了故园的堂阶之花。萱堂花开,是游子思念慈母的时节。

1968年冬,毕业于老三届高中的我18岁,应征参军去了东南海防前线。古人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背井离乡时,我在北堂阶前种下一行萱草花,嘱咐妹子好好养护。拜别高堂,儿行千里母担忧,子赴沙场父牵挂。

萱草,是一种名花佳卉,名叫金针花,俗称黄花菜。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物产篇记载:“萱花,叶四垂,花六出。邑有黄色一种。”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农历五月抽茎开花,朝开暮蔫,深秋乃尽。读《博物志》:“萱草,食之令人好快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早在《诗经·卫风·伯兮》问歌:“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背,指母亲住的北房。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寻找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说是堂前花开儿回家,我没有做到,自古忠孝难以两全。部队有军规,义务兵未满服役年限没有探亲假。头年,北堂下的萱花开了,小妹说母亲仔细地瞧着金蕊,开心地笑了;一会儿又愁容在脸,喃喃自问:“不知儿子在部队锻炼得怎样?”读妹来信,我赶忙寄去戎装照。父亲道:“你娘见你一身绿军装,两面红旗一颗红星,精神风采,多像健壮挺立的金针朵!”

第二年萱堂开花的日子,妹告之,娘数着一枝又一枝花儿,又瞅瞅开着的院门:“不知儿何时能回家?”就在娘亲睹花愁思的日子,街道干部敲锣打鼓上门,送上了我的立功喜报。忘忧草,含笑花。娘捧着喜报点头笑:“我看到保家卫国的儿子!”

从军三个春秋,萱草花开,椿萱并茂。我风尘仆仆地回家乡,三步作一步进院门,就见父亲坐在堂阶抽水烟,母亲正在为忘忧草浇水。只见株株萱草,根茎翠绿坚挺,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含苞花葶,纤茎窈窕,细长似金针;苞已开放的,呈顶生聚伞形,六裂花序,花蕊橙色,很是好看。花红日丽,映照着父母亲的艰辛脸庞,也映红了温馨的农家小院。

“儿哇,让娘好想念了!”北堂下,母亲一会捧着我头,说我长高长实了,一会又要我转身走步,见我英姿勃勃,说部队好培养人。“二哥光荣,我们也有一份呀!”见娘亲拉着我不放,从笑说到哭,从哭又说到笑,引得全家人也哭笑不得。欢声,和着风声,竟然让堂阶那行萱草花也动容,点头笑了!

故园萱花,不仅观赏韵美,还是一道佳肴良蔬。阖家团聚在厅堂大饭桌,父亲端上一盘“金针炒豆腐”。瞧,黄花菜如金,豆腐白似银,被称作“金镶银”。常在田头地尾与花草打交道的父亲,说金针花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等功效。娘说“黄花菜要趁热吃!”姐妹们一言接一语地对我说,这些金针花都是母亲每天上午一朵朵地摘下,用沸水捞一下,放在竹箕上晾晒,待我回家时吃鲜。我品着,尝着,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天下母爱,最真挚,最亲切,最深厚!

“莫等黄花菜凉了!”小城千年,留下一句人传人的俗语。意思是韶华易逝,做人适时而行,处事当机立断,不留后悔。北堂种萱草,花开不见还。就内含着孝顺父母应在生前多福报,别等百年留遗憾。

在部队里,我和同乡商约:“军人不怕流血牺牲,生者以后多关照战友老人。”老家半年没有收到我信的日子里,小妹说母亲常走到门口东盼西望。我知道,娘在盼儿归呀。我在家信中,再三再四说:“等完成军人的服役使命后,一定回乡好好在身边侍奉您们两老!”然而,扛枪七年,归心似箭的我,退役后却被安排去闽西山区的水电工地。父亲道男儿志在四方,深沉的母亲说不出话,泪水直流,点点滴滴,落在堂前的一簇簇忘忧草中……

堂前萱草,一岁一枯荣。堂上父母,已是满头白发,时时牵动游子的心。“爸妈老了,常回家走走!”多少次弟妹来电叮嘱。然而,独在异乡,奔走八闽山河,忙于国家能源建设的我,山高水长,难得回乡。

犹记得,调闽南九龙江上游水电厂任职的岁月,为了城乡的万家灯火的光明,十年的春节我都留守在安全生产第一线。父母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叫弟妹少给我打电话。忐忑不安的我,多想接到家讯,但又怕手机声响。虽是当兵出来的人性格刚强,但也有流泪的时候。那年萱花开时,我正忙着发电机电组的全面维护,一天深夜小弟来电话哭泣:“娘亲仙逝了!”闻讯我顿时抱头痛哭,天昏地暗,好像天塌下来一样。三天后,我携妻带儿赶到家,萱堂上家人哭娘的声音撕心裂肺,弟妹说老人睁大眼睛一直叫我的名字……

阶前忘忧草,人间贵金花。送走母亲的几年后,一个秋风雨夜里父亲也走了!失去双亲的我,再听不到老人家呼儿叫孙的欢笑声。忘忧草呵,历久弥香,无穷无尽,教我思念悠悠。

作者:□王德仁
2024-05-23 □王德仁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7594.html 1 故园萱堂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