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器于城村汉城遗址出土,为三块粘接,正面沿部少量破损,扁圆形,窄沿,沿旁一圈弦纹,当心凸起圆泡,正面左侧为“岁”字,右侧为“万”字,字局部残破,上部为云树纹,背部素面。背面多处破损,现破损处皆为石膏修复。
这件“万岁”瓦当,保存较完整,当面“万岁”铭文篆书体苍劲富丽,云纹及箭镞形树纹构图极具特色,是西汉时期闽越国遗址出土瓦当中的精品。
西汉鸟钮灰陶香薰
该器体由盖与豆形器身上下套合组成。盖侈口,折肩,盖面微弧,盖顶捏贴鸟形钮,钮盘有一小圆饼状泥团似意鸟蛋。盖面分内外两区,饰三角圆形镂孔,并刻画复线“V”字相连,钮盘饰云雷纹。器身子母口,折腹矮圈足。腹上部装饰连续对角线菱形纹。福建省武夷山城村新亭园M2出土。
此器造型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楚越地区,是南方民族生活中品茶休憩时用于驱除蚊虫、清新空气的熏香用器。其香料多为异域输入,与当时海外贸易密切相关。
西汉卷曲形双耳灰陶匏(páo)壶
这件西汉闽越国陶匏壶出土于福建省浦城锦城村金鸡山M1。泥质灰硬陶,夹少量粗沙粒。匏瓜形,小口、粗短颈、溜肩、圆腹、平底。卷曲形双耳,肩腹部装饰指甲纹、锥点纹、弦纹。底部留有旋坯纹痕迹。该器纹饰精美,造型别致,是西汉时期闽越族流行的生活器皿,为同类器型中的精品。
西汉空心砖
该器为六片砖坯分别模制成型,四片坯边内侧削成斜面,并在斜面上刻划多道条纹,然后将四片砖坯粘合,用方形砖封堵两端,交接处用泥条抹缝。正面模印两条绶带串联四块玉璧形的主体纹饰,边框以菱形纹作为辅助装饰,其中点缀圆点纹。上面主体饰变体菱形纹,边框饰变体菱形纹。下面为素面。左右侧面均饰玉璧纹。背面为素面,等距离横列5个圆孔。城村汉城遗址出土。
此器形体硕大,纹饰精美,为现今全国已发现西汉时期最长的空心砖。是闽越王城宫殿建筑用材,弥足珍贵。
西汉玉带钩
白色玉质细腻。整器大致呈S形,钩首做龙头状,龙嘴、眼、脚栩栩如生。龙身正面及两侧阴刻曲折、卷云纹。下部有倒“T”字形扣钮。福建省武夷山城村新亭园M2出土。
该器玉料上乘,造型优美,雕工犀利简练,线条流畅,为闽越国出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西汉铁矛
矛身较长,本长于骹,中脊不明显,骹内空,横断面为椭圆形,器体表面锈蚀较严重,但保存基本完整。福建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出土。
西汉玉环
玉质,显鸡骨白,环形,器表饰三周谷纹,横断面大体呈长方形。福建省武夷山城村新亭园M2出土。该器造型别致,纹饰精美。
(文字由张筱惜整理 、图片由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