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依托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和空天碳公司,扎实培育碳汇碳监测高端装备等产业,积极开展碳足迹监测、评价服务,主动参与国家碳汇方法学修编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推进国家碳计量碳监测标准计量体系建设,为发展“双碳”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碳计量政策抓手不足、碳排放核查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建议:
积极与国家级智库和研究中心合作,争取导入碳汇数据库、碳足迹核查工具平台等资源。构建由省市相关部门和地方参与的协调协作机制,形成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碳计量工作格局。
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专项、重点工程及试点示范项目,统筹现有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探索建设国碳中心(福建)实验室。策划生成一批碳计量领域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布局建设零碳园区、双碳产业园、碳计量装备产业等,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盘子。
加强校企合作,主动对接有关高等院校,建设一批碳计量专业技术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培养一批碳计量领域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计量学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等作用,广泛吸纳高水平计量人才,研究趋势性、前瞻性重大碳计量问题,做好碳计量决策支撑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