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在延平区洋后镇后坪村,一棵棵桔柚树静静地站在果园里,为孕育新一年的美味积攒力量。每年入冬至次年正月是桔柚成熟、销售的黄金期,返乡创业青年林景杨刚刚忙完这段丰收季,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算算今年的收成。他一边整理库存的商品,一边对笔者说:“多亏了返乡大学生帮助我们一起拓宽桔柚销售渠道,打开了桔柚销售的新市场,今年的应季销售量很可观。”
林景杨的桔柚与返乡大学生们结缘的故事,要从2024年冬天说起。
作为“归乡人”的林景杨在延平成立艳阳家庭农场,将现代农业技术带回了家乡,克服传统种植技术粗放,桔柚品质、产量不理想的难题,提升了桔柚品质和产量,还打造出了“后坪桔柚”的品牌。但是,优质的延平桔柚销量却不理想,面临滞销问题。
在延平区委的领导下,共青团延平区委围绕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夜话经济”“青年面对面”“青年人才说”等系列行动,切实与有想法、有干劲的青年归乡人“心贴心”交流。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林景杨围绕桔柚滞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扰。
为赋能产业发展,让青年归乡有奔头,助力乡村振兴,共青团延平区委精准定位青年所需所盼,招募“返家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开设“延平好物”推介橱窗,创新“桔柚榨汁”的销售途径,让“延平桔柚汁”成为延平青年新的“逛街搭子”。
“在创业实践的岗位上,乡愁成了我们推广桔柚的新思路。”蛇年春节假期前后,返乡大学生陈子霖忙碌在延平区青年摆渡驿站里,为往来的市民游客推介延平桔柚汁的乡土背景知识和营养价值。他说,能用所学所思为家乡献一份力,让自己对家乡的爱意有了具象化的体现方式。在这些返乡大学生的手中,桔柚“玩”出了新花样,销售量累计突破7000斤,营业额超两万元,更多市民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延平农特产品,看到延平助农新成果。
“区委区政府的支持让我充分感受到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对于“后坪桔柚”的发展,林景杨充满信心,他已将家中的桔柚种植面积从30多亩扩展到150多亩,还带动了周边村民扩展种植面积至1000多亩。
从“归乡人”扎根土地的科技创新,到返乡大学生天马行空的品牌创意,从“象牙塔”到田野间的这段缘分,让农业与技术“手牵手”,让传统与创新“面对面”。共青团延平区委将坚持贯彻落实区委人才工作要求,站在延平“二次创业”再出发的新起点上,聚焦引才聚才,优化返延、来延就业创业青年服务引导措施,拥抱更多返乡青年人,实现青年人与延平的“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