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第T10版:

光影松溪

当晨曦初绽,第一缕阳光如灵动的精灵,轻柔地穿透了湛卢山的雾霭,松溪,这座隐匿于闽北大地的千年古邑,便在光影的轻抚下,缓缓开启了它如梦如幻的光影叙事。明月松间照,风静听溪流!松溪在岁月长河中,正以光为妙笔、影为诗笺,在历史与时光交织的长卷上,书写着独属于自己且永不停笔的新篇章。

湛卢山,海拔1230米,云雾缭绕,重峦叠嶂。阳光洒落在古老斑驳的岩石与郁郁葱葱的植被上,明暗交织,仿佛在低声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铸剑巨匠欧冶子当年于此采金铜之精,汲山川之灵,历经无数艰辛,铸就了那柄名震天下的湛卢宝剑。如今,尽管我们已无缘目睹欧冶子铸剑的盛景,但站在湛卢山顶,沐浴在这如梦似幻的光影之中,闭上双眼,似乎仍能感受到他对铸剑技艺那份执着与热爱。那专注的神情,那坚毅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与眼前的光影交融在一起。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周围清脆的鸟鸣声、细微的虫叫声交织在一起,在这光影斑驳的山林间,历史与现实悄然交融,让我们对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山峰充满了敬畏与无限遐想。

踏入河东乡大布福文化村,路过300年树龄的香樟树,100多幢各具特色的明清旧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时光的长河之中。古城墙巍然屹立,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守护;古码头虽历经风雨,却仍能让人想象到当年的繁华喧嚣;古井犹如岁月的明镜,倒映着历史的容颜;奉禁碑上那模糊却庄重的字迹,记录着岁月的规矩与秩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汉寺庄严肃穆,散发着悠悠佛光,见证着这座村庄的兴衰荣辱。

沿着青石板路前行,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牌坊亭廊、九曲巷等重要节点星罗棋布。福文化生活空间内,传统木构和当代空间完美融合,擦出别具一格的火花。当我们登高远眺,那错落有致的线条,延续着向河而居的村庄文化记忆,流淌着岁月的温馨与眷恋。

这里,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生活的美好。它既有千年古村的典雅古韵,又有乡村振兴带来的崭新气息,让人沉醉其中,不舍离去……

午后时分,阳光穿过花格窗,在松溪版画院内匠人的刻刀尖轻盈跳跃。松溪版画历史悠久,其文脉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宋代的“建本”雕版刻印书籍技艺,起初以黑白木刻、农民画形式起步,后以绝版套色木刻为主要创作版种。由此发

轫,版画家们的创作题材和艺术思路,逐渐专业化、个性化,刀耕不辍,刀下有情。当滚轮蘸取颜料从雕版碾过,凹凸的纹路瞬间吞噬光线,又在宣纸拓印时释放出层次分明的光影交响,墨色由浓转淡,恰似暮色中的松溪山水。

日影西斜时,漫步梅口埠,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梦如幻。这个曾经繁华一时的商品集散地码头,从宋代起便见证了无数商船的来来往往,承载着松溪往昔的商贸辉煌。岁月流转,虽然水运的鼎盛时期已渐渐远去,但梅口埠的古韵依旧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如今,它已华丽转身,依托当地丰厚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精心规划出包含古码头、红色文化馆、古樟园、古戏台、版画文化馆等一系列景点的国家4A级景区。这里,是乡村旅游的诗意栖息地,是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地,也是影视拍摄的梦幻舞台,更是产业发展的活力引擎,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闭目静坐茶馆间,老板热情地端来松溪九龙大白茶。茶杯里的银针随水波轻轻晃动,窗棂将阳光切割成菱形光斑,洒在褪色的商号匾额上,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在光影中变得模糊不清。此刻,白鹭衔着晚霞掠过河面,仿若重现“晚梅立风中,溪水映斜阳”的旧时意境。

夜幕悄然降临,刚至文秀湖畔,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广阔的湖面上,宛如给湖面铺上了一层银纱。不远处的塔山,在夜色中影影绰绰,轮廓被月光勾勒得若有若无,仿佛一位静谧的守护者。沿着湖边小径缓缓踱步,路旁的灯光依次亮起,昏黄的光晕与月光相互交织,在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

前行间,耳边传来轻柔的风声,那风声仿佛是从远方传来的信使,诉说着远方的故事;虫鸣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生动的音乐会;湖水拍打堤岸的细微声响,则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此时,湖面上倒映着五彩斑斓的灯光,与那如水的月光相互交融,在月光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绝美画卷。远处的城市灯火辉煌,与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绝美画卷,让人陶醉在这如梦如幻的夜色之中。

置身于松溪这幅光影长卷之中,我忽然明白,这里的每一缕光线,都是历史的使者,它们跨越千年时空,将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传递给每一个到访者;每一个投影,都是文化的回响,在时光的长河中悠悠回荡,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沧桑与辉煌。这座古城正用自己独特而又迷人的方式,讲述着那些永不褪色的光阴故事。

打卡松溪

湛卢山

抵达松溪后,前往湛卢山,欣赏云雾缭绕、重峦叠嶂的美景,探寻铸剑巨匠欧冶子铸剑的历史传说,站在山顶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大布福文化村

参观100多幢明清旧居、古城墙、古码头、古井、奉禁碑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汉寺等,感受古村古韵。沿着青石板路漫步,还可体验福文化生活空间。

松溪版画院

了解松溪版画从宋代“建本”雕版刻印书籍技艺发展而来的历史,欣赏绝版套色木刻等版画作品。

梅口埠

参观古码头、红色文化馆、古樟园等,感受曾经的辉煌商贸。

塔山·文秀湖

沿着环湖观景游道前行,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寻味松溪

黄粿

松溪黄粿以本地优质大禾粳米、纯净山泉水及纯天然植物碱为原料制成,黄里透白、口感柔韧、清香怡人。黄粿可蒸煮煨烫、烹烤煎炸,既可当菜又可当主食,是松溪民间极富特色的传统美食。

松溪小角

小角,是松溪县的传统小吃,已有800多年历史。小角用山粉、白砂糖、芝麻拌以剁烂的肥肉为馅,用蛋汁摊烙薄皮卷包粉馅成条状,蒸熟后切成寸段食用,甘腴适度、口感甜滑。2012年,松溪小角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红酒炖蛋

“红酒炖蛋,岳母宠郎”。新女婿第一次上门,一碗红酒炖蛋佐以松溪独有的百年蔗红糖,酒香醇郁、甘甜适口,既体现了长辈的热情和认可,也表达了对儿女姻缘“甜甜蜜蜜到百年”的美好祝福。

酸辣肉皮

松溪美食中最被游子记挂的,无疑是柔嫩鲜香的酸辣肉皮。酸得心爽,辣得冒汗,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同时撞击着味蕾,产生了一种妙不可言的体验。游子归家时,这是家常的滋味;游子离家后,这是乡情的牵绊。

泥鳅蛋皮

泥鳅肉质柔软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之参”的美誉。在松溪方言中,因“鳅”与“收”谐音,民间素有“吃鳅有收”的美好寓意。泥鳅软嫩,蛋皮爽滑,鲜香可口,叫人想念家的味道。

图说:

大布福文化村

风景秀美的梅口埠景区

松溪县版画院院长蔡丽在创作“大美福建”版画作品

湛卢宝剑铸造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向春在铸剑

(本版图片由松溪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作者:□林云洁
2025-04-17 □林云洁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1774.html 1 光影松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