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她们的形象总是温柔的——穿着粉色或白色的护士服,轻声细语地在病床前与病人交流,脚步轻快地穿梭在病房里。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拥有着“十八般武艺”——或是在中医护理门诊,用艾灸、刮痧等传统中医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或是在ICU里,操作现代医疗设备为患者找回生机;或是在病床前,采用健康宣教让患者掌握知识,促进他们康复……
她们,是护士,她们,是一种蓬勃的专业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属于她们的24小时,感受她们日常工作中的“能量”吧。
8点
戴上燕尾帽,穿好护士服,带着微笑,迈着轻快的脚步,“90后”护士杨明爱便开启了她新的一天。
如果说,职业身份可以通过具象物体来表现,在多数人眼中,燕尾帽便等同于护士。燕尾帽又叫护士帽,是护士的工作帽,也是护理职业的象征。它洁白、坚挺,两翼如飞燕状,所以称之燕尾帽。在护士节当天,多地医院、护理学院会举行“授帽”仪式,旨在传承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燕尾帽是圣洁的,在杨明爱看来,也是职业信念的化身。“刚参加工作之初,未戴上燕尾帽时,可能还是‘小姑娘’心态。戴上燕尾帽后,便有了不惧生死,随时投入工作的状态。”杨明爱说。
穿戴整齐,住院部各科室里的护理人员便开始新一轮的忙碌——护士长带着护士去病房开展交接班。“19床病人昨晚状态稳定,目前还需要维持低糖低脂饮食……”病房里,南平市人民医院六病区护士长张兰金正认真听着责任护士的口头交班情况。
“实际上,每天早上的交班是需要与不同人交流的。”张兰金说,一是医生,每天早上8点开始,医护人员会一同进行口头交班,尤其关注危重病人情况;二是护士之间,医生与护士交流过后,会由护士长带着责任护士依次查看住院病人情况;三是病人,护士会询问病人身体情况,比如是否有压疮、引流是否顺畅等。
“夜班护士将病人情况介绍给接班护士非常重要。”张兰金说,这对病人前期治疗、后期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10点
在医院里,上午10点是医护人员公认的最为繁忙的时段。
拿药、扎针、挂瓶……在南平市人民医院病房里,记者看到护士“一气呵成”的操作。“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护士范水银说。
作为一家中医院,南平市人民医院护士们也必备中医临床操作技能——
治疗室里,针灸科护士长张玲玲在用火龙罐为患者治疗上背痛,火龙罐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罐体内点燃地道药材,结合揉、碾、推、按、点、摇、闪、震、熨、烫等手法,大大增加患者舒适度,提升临床疗效。
另一边,热敏脐灸疗法也在进行。艾香袅袅,护士连红将药盒放在患者肚脐上,这种技术利用肚皮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效果。
中西医技术在医院是“最佳拍档”,一间治疗室内,PICC护理门诊工作正在开展。PICC护理门诊是专为携带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医疗单元。通过定期维护和规范操作,可降低感染、堵管等风险,保障治疗安全。“护理得好,可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操作手法也有一定要求,不能让患者感觉太疼痛。”PICC专科护士何爱枝说。
刷刷刷……随着刮痧板移动,患者皮肤发红变紫,这意味着患者体内湿邪随“痧”而散出;纤细的手指带着坚定的力量,为患者穴位按摩“开天门”,让头痛患者一点点舒适起来……一间间诊室内,南平市人民医院的护士们正各展“神通”,解决患者病痛。
12点
走过等待的家属,穿过厚重的隔离门,医院一间间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是严肃认真的氛围。
一场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如此拉开帷幕:将洗手衣拉至上臂,清洗手和手臂,穿上无菌手术衣之后,手术护士需要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2、4、6、8……清点完毕。”器械准备好了,待手术开展,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将器械精准地拿给医生。
“手术室护士分为巡回护士,也就是俗称的‘台下护士’,还有器械护士,俗称‘台上护士’。”南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张丽芳说,巡回护士需要配合整台手术物资的准备,摆放患者体位,配合手术麻醉,并密切观察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器械护士则需要熟悉手术步骤,管理手术器械,术中与医生做好手术配合,直至完成手术。
16点
忙碌的手术过后,学习随之而来。
“我们科室近期打算继续加强对中医专科护士的培养……”下午,南平市人民医院召开了护士长会议,为了保持各科室之间护理工作的良好沟通,护士长会议一般每月举行一次。
而科室的带教工作则需要每周甚至每天进行。“结石患者出院前,一定要叮嘱他们多喝水,饮食上也要注意……”在泌尿外科带教室,护士长郑智萍正在向责任护士强调做好患者出院前的健康宣教事宜。
“护理人员一旦完成从实习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这就意味着她们开始独自承担责任。”郑智萍说,新护士入科之初,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一定要做到标准的操作流程。如果出现错误没有及时改正,就会出现误差、差错,甚至发生护理事故。护理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新护士的脑子里“植入”标准化护理流程,让护士们“慎独”式地开展工作。
除了“同行”之间的交流,护士将正确的医疗知识传递给患者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即健康宣教。“宣教是为了让病人得到正确的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来说,我们对刚入院的病人,以及血糖控制不佳、依从性较低、出院病人都会加强健康宣教。”糖尿病专科护士薛勇玮结合科室专科护理特色介绍道。
20点
有人说,多数宝宝都是挑选夜晚降生,这是因为晚上往往有更多人陪伴孕产妇,此时降生比较安全。或许因为如此,夜晚的妇产科总是更加忙碌一些。
“放松、吐气……”见到助产士何思瑶时,她正一边指导产妇使用导乐球放松身体,一边轻柔地为产妇捶打后腰。
“我们妇产科的护士分为台上和台下两种。”何思瑶介绍,在妇产科,台上护士即助产士,助产士负责为产妇接生,进行无菌操作。台下护士则需要协助助产士,负责为刚出生的宝宝擦洗、称重、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之后为宝宝穿上纸尿裤和衣服。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产妇,妇产科也开展了更暖心的延伸服务——用宝宝的小脚丫形成“平安”中平字的两个点,并为孕产妇拍摄宝宝出生视频,以作留念。
因为无数宝宝的降生,妇产科往往是医院内欢笑最多的科室,病房内也就常常见到助产士、护士们忙碌的身影。她们忙着接生,忙着为出生的宝宝洗澡、做抚触,忙着照顾需要在蓝光箱中治疗的孩子,忙着指导产妇喂养新生儿……
24点
“滴嘟滴嘟”……已是深夜,救护车响起,从南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急匆匆地跑出急诊医生和护士,他们,奔向一场急救。不久后,救护车重新停在门诊楼前,医护人员又一齐将病人转移到病床上,开展救治。
夜越来越深了,护士们的忙碌却并未结束。
“你好,ICU!”指针指向夜晚12点,ICU护士长曾爱萍接起电话,接着,她挂断电话,起身喊道:“准备接病人了。”很快,一位肾衰病人被送进病房。将病人转移至病床、连接专业设备、观察生命体征……很快,关于病人的“生命通道”建立,ICU病房里灯火通明。“可以说,ICU是高技术和高强度的科室,因为这里的病人需要持续监护,病情变化快,需要医生、护士及多部门多专科共同开展工作。”曾爱萍说。近年来,南平市人民医院加强重症专科护士进修培养,ICU护士们均经过上级医院进修或专科护士培训。
万物沉睡,夜晚医院的走廊却响起轻轻的脚步声,夜间巡房护士拿着手电筒,仔细查看各病房内的情况。灯光映衬之下,温暖气息与轻柔脚步,构成一幅敬业的夜景图。每天,夜班护士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巡视和病情观察,默默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日升月落,晨光微曦,新的一天又拉开帷幕。这就是护士们平凡的每一天,每一个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