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成长导师:
叶帮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CCSI经典感觉统合技术高级训练师。
亲爱的“心”朋友:
您好!
我是一名被“手机”困扰的高二学生。进入高中,学业压力像座大山,每天课程满满当当的。为了取得好成绩,我每天都在努力,可神经一直紧绷着,感觉我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偶然间,我开始刷手机短视频,本以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放松方式,能让我在繁重的学业间隙喘口气,可没想到,这种放松方式却成了我现在最大的困扰。
起初我和父母商量,只在周末或完成作业后的短暂时间里刷一会儿短视频。那些搞笑的段子、新奇的事物,确实能让我暂时忘掉学习的疲惫,获得片刻的快乐。然而,这种放松逐渐失去了控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克制刷短视频的欲望,常常一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不知不觉中,大量的时间就被浪费在了这里。
有一次,我本打算完成作业后复习当天的知识点,可刚打开手机想查个学习资料,就被推送的短视频吸引住了。一个接一个的视频不断播放,我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等我终于回过神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原本计划的复习计划完全泡汤。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我的专注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现在,哪怕是在学习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也会时不时地浮现出短视频画面,无法集中精力。哪怕手中正捧着书本,只要手机提示音一响,我就忍不住放下书本去查看。前几天,我正在做一套数学模拟试卷,同桌给我发了一个搞笑短视频,我忍不住点开回复,结果这一点开就收不住了。我们开始聊天,还互相分享有趣的短视频,等我再次意识到时间流逝的时候,我的试卷还空着一大半。
我深知这样下去会耽误学习,也尝试过克制自己。我卸载了短视频软件,可是闲暇时间,我还是会忍不住把软件下载回来继续刷。为此,我和父母产生了很多次冲突。他们看到我沉迷手机,学习成绩下滑,非常着急和生气。每次看到我拿着手机,他们就会严厉地批评我,说我专注力差,不懂得自律。
回顾这段沉迷短视频的日子,我发现自己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那些短暂的快乐过后,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和浪费时间后的懊悔。我不是不想学习,也想戒掉短视频,只是真的很难做到。我尝试过很多次,但都以失败告终,我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来越焦虑无助。我很想改变现状,重新找回专注学习的状态,却无从下手。
我真的很想摆脱眼下的困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辜负自己的努力,也不让父母失望。我该怎么办呢?希望您能教教我如何戒掉短视频,提高学习的专注力。
学生:浩喆(化名)
浩喆同学:
你好!
读完你的来信,我既为你的自我觉察能力感到欣喜,也赞赏你寻求改变的决心。能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困扰并主动求助,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长智慧。而你此刻的内心挣扎,恰是破茧成蝶的必经之路。首先,让我们先厘清问题的脉络,就像整理错题本那样条分缕析。从你的描述中,老师看到了短视频像甜蜜的沼泽让你越陷越深,被手机揉碎的时间像流沙难以把握,以及紧绷的神经像生锈的发条难以持续发力。找到问题的源头,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想要戒断短视频,首先我们得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沉迷其中。就像你在信中提到的,繁重的学业压力让你需要一个出口来放松,短视频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但这种放松一旦过度,就变成了沉迷。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沉迷短视频往往有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调节的需求。当我们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或是遭遇人际关系的困扰时,大脑会本能地寻找快速获得愉悦感的方式。二是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精准推送符合个人兴趣的内容,短短几秒钟的视频能为观看者带来即时满足。但你是否注意到,每次刷完视频后,反而会产生更深的空虚感?这是因为这种被动接受的娱乐方式,并未真正解决源头压力。
关于手机使用,我想和你分享个小技巧:把手机通知想象成总想插话的“调皮鬼”。今天你就可以关掉手机上所有视频、通讯软件的通知,就像给大脑安上隔音门窗;请父母帮忙设置每天的“纯净学习时段”,开启手机自带的青少年模式,这期间手机会自动屏蔽各类APP功能,仅留最基本的电话功能;当手指忍不住滑向手机时,使用“深呼吸抑制法”,吸气时数四拍,屏住呼吸数两拍,再像吹蒲公英般缓缓吐出六拍,这个“小仪式”能让被短视频引诱发热的大脑瞬间降温。
还有许多学生沉迷短视频,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本来打算背半小时单词,结果刷视频,不知不觉两小时过去了?时间管理方面,老师建议你准备三支彩色笔。用蓝色在日程表上画出40分钟的“专注岛”,这段时间要像参加考试一样全神贯注;绿色标注10分钟的“充电站”,可以做些唤醒大脑的运动,比如快速跳绳200次。短时快速的本体和前庭感觉刺激能瞬间为你的大脑充满能量,之后像小猫伸懒腰般舒展四肢、远眺窗外绿色的景致;橙色标记5分钟的“消息驿站”,集中处理重要信息。为了更好地执行学习计划,记得把手机放在书房外,就像运动员训练前寄存背包一样。
奖励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当你按照计划完成了学习任务,或者成功克制住了刷短视频的冲动,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你喜欢的任何东西,比如吃一块巧克力、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和朋友聊一会儿天等等。你还可以建立起“成就银行”——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每次完成小目标就记录下来,积累到一定分数可以兑换更大的奖励,比如周末去看一场电影。这种可视化的奖励机制能强化大脑的正向反馈回路。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当你因为沉迷短视频,影响到学习专注力时,不要自责和焦虑。你要明白,每个人都会有意志力薄弱的时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戒掉短视频的过程中,你可能又会控制不住自己。千万不要因此灰心丧气,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健身增肌需要经历酸痛期,培养自制力也会经历“戒断反应”。当你忍不住刷视频后,千万不要陷入“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最后老师想和你说,改变就像竹子的生长,深埋土里时能长几厘米,某个雨季过后,竹子会突然拔节冲天。如果某天不小心刷了半小时短视频,请对自己说:“没关系,我的‘自制力肌肉’还能再强壮一点。”记住,你不是在和手机作战,而是在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当你能从容掌控注意力时,那些曾让你沉迷的短视频,终会化作远方模糊的背景音。期待在晨光中遇见更从容的你。
你的“心”朋友:叶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