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第6版:

武夷山推出多元化自驾游线路,以浓厚的文化味、烟火气、参与感,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成为县域自驾游首选“目的地”——

“自驾+”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星村九曲码头服务中心

疾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

种满水杉树的武夷山高星公路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疾驰,欣赏碧水丹山之美,品味传统非遗之韵,倾听朱子理学回响,车窗外掠过的田野、山林、茶园、溪流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随着各类文旅产品“上新”,武夷山自驾游以独特的魅力和舒适的体验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5月11日,在浙江湖州举办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系列活动上,《全国县域自驾游研究报告2025》发布,武夷山市位列“2025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榜首。

去年底,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同样榜上有名,获评“乡村旅游公路”示范案例。

如今,县域自驾游正以多元化体验构筑文旅消费新场景,串联沿线村落,激活各类业态,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汪活水”。

“宝藏小城”新玩法

“在车里看路,在路上看景,再惬意不过了!”在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的大坪洲茶园,浙江衢州游客舒伟带着家人参与采茶、制茶,“我们一家5口自驾过来,这一路景色好、可玩性强,基础设施配套也很齐全。”

在燕子窠三茶统筹馆感受武夷茶文化魅力,到大坪洲茶园体验武夷岩茶采制过程,沿着滨水茶香径徒步,抵达黄村茶诗乐营地小憩,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再驱车前往月亮湾观景台、青龙大瀑布,随后入住不问山居民宿或继续探访桐木关大峡谷……1号风景道全长约251公里,将沿线21个A级以上景区、11个乡镇、40余个村的众多“宝藏”打卡点“串珠成链”,拓展文旅体验场景。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平市累计接待游客357.72万人次,其中,自驾车游客占比达70%。一路生花的自驾游奠定了文旅市场“热气腾腾”的主基调,也提振了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信心。

“自驾游沿线的点位类型多样、业态丰富,尤其受年轻群体青睐。”南平市文旅局副局长孟宪鲁介绍,依托国家公园、双世遗等品牌资源,当地打造“1+3+3+N”特色产品体系,推出国家公园探秘、采茶制茶体验、朱子文化研学等线路,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崇阳溪漫游道骑行、星村茶香径徒步等玩法,吸引众多游客沉醉其中。

自驾游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多点开花,沿线乡镇、商户纷纷乘势推出“文旅套餐”——

崇阳溪漫游道骑行,串联武夷山度假区、国家公园、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景观;

武夷山飞行俱乐部开启“低空游览”项目,空中看武夷的“云端视角”赋予传统景区全新魅力;

舟际水上运动俱乐部“上新”皮划艇体验、路亚舟钓项目,丰富游人水上游玩体验;

五夫不觉晓露营地,依托朱子文化打造星空帐篷、劝学书舍、萌宠乐园、户外拓展空间,成为亲子游、青少年研学可触摸的“国学课堂”。

从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到《印象大红袍》《月映武夷》演出、万里茶道游历图书馆、躺平观山公园等特色项目,武夷山持续助力打造“自驾+”文旅生态,让“流量”转化为“留量”和“销量”。

“交旅融合”新体验

“我们被小红书‘种草’,是奔着体验这里的非遗活动来的。”来自福州的“00后”姑娘程昕说,“从福州开车到武夷山只要3个多小时,既可以感受传统民俗活动魅力,还能将一路美景收入行囊。”

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正迅速成为自驾游市场的新生力量,86.6%的游客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获取旅游信息,他们追求“松弛感”的特点正在重塑行业结构。

今年以来,武夷山相继开展舞龙踩街、四季茶事、躺平音乐会、周末“戏”相逢等一系列活动。从“朱子家礼”的文化味,到“喊山祭茶”的仪式感,从“幔亭招宴”的烟火气,到“半米茶席”的松弛感,层出不穷的文旅新场景满足着不同群体对民俗文化、非遗体验、地方美食等个性化需求。

“要不断深挖差异化资源,在地文化才是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武夷山市文体旅局副局长谢映华分析说,“现在的游客更注重旅游的质价比,对‘在地体验’‘舒适体验’的追求超过对‘到此一游’的执念。”

以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为代表的自驾游线路,将当地的自然山水、人文底蕴与非遗民俗深度结合,同时,也对沿线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1号风景道正式运营一年来,沿线的红星访客中心、闽越王城博物馆等多个驿站已先后投入使用,“国际创意设计大赛”成果也在加快落地转化。

“月亮湾宣教基地打造茶香博览研学营地,一里坪侧重九曲源头茶研和水文观测,桃源峪以国蝶飞鸟为主题,设置了小型互动科普装置……”谈及如何丰富游览打卡点特色元素,谢映华如数家珍,“沿线配套建设特色主题民宿、研学基地、观景平台、服务驿站及交通换乘中心等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打造大武夷生态旅游环线。”

旅游资源与服务配套并重,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并重,是武夷山持续“出圈”的关键所在。3月以来,武夷山携手小红书平台,推出“四季茶事”专题推广活动,“春天就要上春山,春山就上武夷山”两周时间吸引全网超4亿浏览量。“小红书旅行×武夷山”喊山专题页,上线当日跃居站内春季活动内容文旅垂类热度第一位。

4月,“趁春好 赴山海”2025年小红书文旅峰会在武夷山举办,依托小红书独特的内容生态和用户基础,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出色的服务配套得到进一步展示。“文旅+社交”闭环有效促进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助力武夷山成为“奔县游”新赛道的标杆旅行目的地。

“自驾+”激活新动能

当前,县域自驾游已成为国内旅游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县域自驾游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出行人次将超40亿,占国内旅游市场比重超过80%。

通过“自驾+”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武夷山如何“行稳致远”?

“出圈之后,重要的是保持吸引力。一方面,要打造精品彰显特色,另一方面,要持续上新自驾游路线、场景。”武夷山市导游协会副会长张政认为,武夷山在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怎样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文旅营销创新,是当前首要课题。“比如武夷山有三木自遊小镇、曹坊‘阿勒泰’、黄村茶诗乐等众多营地,要凸显各自特色,为自驾游憩提供多元选择。”

以武夷山酷野谷营地为例,去年国庆假期,露营灯光节上演非遗打铁花、火壶表演、烟花瀑布等特色节目,受到游客追捧,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此前举办的福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主题活动同样让人记忆犹新,坦克300越野车、房车等车队在该营地集结出发,打卡武夷山国家公园最美自驾游路线。

在游玩地图上,“春到武夷喊茶醒、夏到武夷制茶趣、秋到武夷斗茶忙、冬到武夷煮茶乐”的四季茶事不断拓宽文旅场景的边界。春日自驾到1号风景道寻满山茶香,盛夏到青龙大瀑布体验漂流的惊险刺激,秋天到吴屯梯田看层林尽染、尝稻花鱼鲜,冬季到景区踏雪寻梅,择一民宿或茶馆围炉煮茶……四季轮转间,武夷山总能用不同方式惊艳自驾游朋友的“后视镜”。

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肯于在业态、产品、服务等维度下“绣花功夫”:在1号风景道沿线推出60余个餐饮小吃点、200余家酒店民宿;策划文化、亲子、研学、露营等6类项目100种玩法;汇总游玩线路和打卡点制成电子路书、手绘地图;推广茶宴、鹅宴、鱼宴、笋宴、菇宴等特色美食;汇编1号风景道导游词,配备导游讲解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假日旅游期间,增设交通执勤岗点,免费开放全市公共停车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章行为,实行“劝导教育不处罚”措施。

作为县域自驾游标杆县,武夷山正以“满分”诚意回应五湖四海宾朋的出游需求,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风景线,每一个村庄都变成驿站,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武夷节奏”。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路线推荐

三才峰

毛家洲观景台(卧佛)

月亮湾

青龙大瀑布

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桐木关

桐木关大裂谷(先锋岭)

大竹岚

坳头村

十里长涧

朱子林

响鼓水世界

杜潭驿站

德懋堂

作者:□本报记者 张筱惜 文/摄
2025-05-19 □本报记者 张筱惜 文/摄 武夷山推出多元化自驾游线路,以浓厚的文化味、烟火气、参与感,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成为县域自驾游首选“目的地”——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3028.html 1 “自驾+”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