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5日
第7版:

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发布

武夷岩茶入选

武夷山九曲溪畔的茶园

本报讯(记者 裴礼辉 文/摄)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下文简称《名单》)。《名单》公布了39个重点培育对象,包含武夷岩茶等7个涉茶重点培育对象。

武夷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可复制,茶树种质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丰厚,也是近代茶叶研究和教学的重地。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200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子项之一列入其中。

作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传统武夷岩茶制法包含十三道工序,即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团包、补火。武夷岩茶重味求香,性和不寒,耐藏耐泡,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外形条索紧结重实,稍扭曲,匀整、洁净,色泽绿褐油润或乌润,香气芬芳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汤色清澈明亮,呈金黄或橙黄,叶底软亮,红点红边明显,呈“绿叶红镶边”,暗褐呈“蛤蟆背”状,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润滑甘爽,饮后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舒适持久,具有独特的“岩韵”。

截至2024年,武夷山市茶园面积14.8万亩、毛茶总产量3万吨、毛茶总产值29.9亿元,注册茶叶类市场主体共3万余家,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茶叶税收2.28亿元,全市约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

近年来,武夷山全力打造全国武夷岩茶产业集群“三茶”统筹先行区。在今年5月发布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中,武夷岩茶以品牌强度915、品牌价值750.18亿元的成绩排名榜单第3,连续第9年蝉联茶叶类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第2,品牌强度持续保持第1位。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对象,分布在我国28个省份,涵盖乳制品制造、饮料制造、酿酒工业、精制茶制造等食品工业主要门类。除了武夷岩茶,其余6个涉茶重点培育对象,分别是西湖龙井茶、安溪铁观音、梧州六堡茶 、云南普洱茶、信阳毛尖、广式凉茶。《名单》的发布不仅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果,还能指导各地深入挖掘特色优势食品资源,打造“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

作者:
2025-06-05 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发布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3759.html 1 武夷岩茶入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