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8日
第5版:

探访芹溪两岸 感受文化底蕴

在建阳区的东北部,崇阳溪奔腾而过,其支流芹溪蜿蜒穿梭于崇雒和将口两个乡镇之间,流域绵延30多公里。芹溪发源于崇雒乡中巨村,在芹口汇入崇阳溪,由此得名。

芹溪两岸,重峦叠嶂间满目翠绿,溪边汀兰散发着幽幽香气,广袤的田畴一望无际,偶尔传来的鸡犬之声交织成一曲乡村牧歌,山林沟壑静谧清幽。

沿着芹溪两岸,点缀着众多古老的乡村,这些乡村不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还留存着丰富的文化古迹,传颂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芹溪的源头是一片广袤茂密的原始森林,这片森林宛如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吸纳并储存了大量的水源,为芹溪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流。山峦之间巨大的落差,造就了百米高的壮观瀑布。森林里,珍稀动物众多。

后畲村,是芹溪文化的璀璨明珠之一。它是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也是武夷岩茶古茶道南下的重要驿站,更是武夷岩茶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在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这里还是朱子理学以及后畲周氏宗祠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经济高度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尽管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后畲村依然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古迹,如古廊桥、古牌坊、古井、古街、古民居等,还有独具特色的古茶文化采茶舞以及庄重肃穆的清明节祭祖活动。这些无一不是芹溪文化滋养的结果。

3月,笔者深入走访了被厚重历史所浸染的名村“昌茂坊”。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历经宋、明、清、民国等多个时期的风云变幻,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曾经的“昌茂坊”,拱圆门和鹅卵路已消失不见,程氏宗祠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鱼种场。目前,仅存第二道刻有“高藩其昌”四字的拱圆门和重建的“福隆庵”。

为了探寻“昌茂坊”的历史,笔者向四位八旬老者进行请教,获取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据他们回忆,这里原有村民超过千户,然而历经几个朝代的更迭,如今的“昌茂坊”的地下还留存着三层古老的墙基。老人们认同笔者的观点,南宋时期麻沙有个文化中心“书坊”,而崇雒则有个经济中心“昌茂坊”,“昌茂”可能是坊主的商号。“坊”则是手工作坊的集中地。

有文章记载,宋慈于广东任上去世,次年葬于“昌茂坊”。另一说,宋慈出生在建阳童游,按常理理应“叶落归根”葬在童游才对。关于昌茂坊程家宗祠供奉二程的说法,众说纷纭。在笔者看来,这并无争论的必要,天下程氏本是一家亲,无论正系还是旁系,都怀着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芹溪,这条看似平凡的溪流,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奥秘。芹溪一路流淌,孕育了无数的古文明和现代文明,后畲村的宗祠文化,还有被厚重历史浸染的昌茂坊,都与芹溪息息相关。

作者:□周钟
2025-06-18 □周钟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4443.html 1 探访芹溪两岸 感受文化底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