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第2版:

科技助力 柰李更甜

村民采摘柰李

盛夏果园,柰果飘香。4日一早,建阳区莒口镇石庵村的柰李园里,种植户张开木正领着20多名村民穿梭于果树间,采摘成熟柰李。“果园有200亩,今年总产量预计可以达到60万斤,产值约200万元。”张开木擦擦汗,数着沉甸甸的收获。

柰李的丰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柰李曾一度是建阳区的优势农产品,2000年,建阳区柰李种植面积达8万亩。”正在柰李果园中指导果园后续管理的南平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杨福良告诉记者,近些年,随着品种退化,农户选种各异、管理方式参差等因素,导致柰李成熟上市时间不一,果品高低有别,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逐渐下降,柰李产业发展面临瓶颈。

破题关键,在于科技赋能。2024年,南平建阳柰李科技小院应运而生。

科技小院依托南平市农科所的基地资源与福建农林大学的深厚科研实力,建成了50亩的标准化柰李种质资源圃。“这里可以说是柰李的‘基因宝库’,我们从全国各地精心收集保存了150份珍贵种质资源,并逐一完成生物学性状评价。”杨福良是科技小院的入驻专家之一,他介绍,去年以来,科技人员扎根田间,成功筛选出1-2个抗逆优质新品种,并潜心研发出防裂果栽培与柰李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这些良种、良法,如今已在建阳区380亩示范园中集成落地、生根发芽。

“闽北的气候、土壤等十分适宜种植柰果,有了优质的品种还不够,科学管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杨福良介绍,今年,科技小院将携手南平市农科所、福建农林大学及南平市俱丰果蔬专业合作社,锚定新目标——建设柰李设施栽培示范点。“我们打算将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技术嫁接到科技小院,尝试开展大棚种植柰李,通过科学选育,有效控温、控湿、防虫等手段,提升产量、稳定品质。”杨福良语气坚定,“希望通过示范点建设,引导种植户告别粗放管理,走向精细耕作,激活柰李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有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建阳柰李种植面积约5000亩,科技的力量正深深扎根于沃土,不仅让枝头的柰李愈发清甜,也为当地传统农业升级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本报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庄妍 丁健伟 文/摄
2025-08-06 □本报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庄妍 丁健伟 文/摄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6627.html 1 科技助力 柰李更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