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啟燕 叶彦曦) “这片葛根,整体状况良好!建议尝试套种经济价值高的水果玉米,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收益。”5日,在浦城县盘亭乡均溪村葛根种植示范基地,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室主任罗立津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黄莹两位科技特派员,一边俯身察看葛根的根系发育和藤蔓生长情况,一边回答种植大户问题。
当日,这两位科技特派员到浦城县盘亭乡深坑村、均溪村、秀里村开展“田间会诊”。其间,他们还对不同地块的土壤进行采样,后续将通过实验室分析,精准掌握土壤养分状况,为进一步优化葛根种植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效能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盘亭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将葛根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并通过打造“盘亭葛根”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智力支撑。去年7月,中共浦城县盘亭乡均溪村支部委员会与中共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第四支部委员会签订共建协议。随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选派优秀科技特派员深入盘亭乡均溪村田间地头,从土壤微生物改良、葛根资源深度开发等方面入手,为当地葛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全链条技术服务。
“专家们定期到这里开展技术培训,每个环节都提供指导。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不断优化葛根品种和种植技术,种植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基地已经带动周边4个村3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达2万余元。”盘亭乡乡村振兴公司负责人陈志平说。
下一步,盘亭乡将深化与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合作,依托共建基地平台,进一步完善“党建+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在探索葛根套种技术的同时,围绕葛根深加工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葛根产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