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40岁的吴先生是企业中层,年收入30万元。他重视财富增值,为自己配置了年缴10万元的分红险和养老年金,却认为“重疾概率低”而未购买健康险。45岁时,吴先生确诊肺癌,治疗费需50万元。此时吴先生有可能面临储蓄型保险未到期,提前退保损失超20万元;家庭存款迅速耗尽,被迫借钱治病;治疗期间收入中断,房贷、子女教育费无着落的风险。
风险要点
“顶梁柱倒下,全家风雨飘摇”:家庭经济支柱必须优先足额配置健康险和寿险,再规划储蓄,避免保障空心化。
“保障未配齐,理财莫着急”:优先配置杠杆率高的医疗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经济宽裕后再考虑储蓄型产品,先保人,再保钱。
案例警示
保险的真谛,是用确定的投入抵御不确定的风险。唯有跳出“产品思维”,立足自身需求科学搭配,才能让保障真正成为生活稳定器,而非负担。
(黄靓 温佳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