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第5版:

深度运用AI技术,打造“人防+技防”新模式

平安产险科技中心负责人樊增建表示,过去,事故预防工作主要靠“人防”,服务效率低、范围有限、结果非标准化。进入AI时代,“人防+技防”的新模式为风险减量注入新动能。

平安产险科技中心数据智能平台团队总经理谢文峰介绍,鹰眼系统融合应用了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引擎、气象灾害模型、卫星/雷达监测等多项技术,致力于将尖端的科学模型和算法应用于风险管理中。在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过程中,鹰眼系统项目团队已发表领域专业会议论文2篇,取得3项软件著作权,并申请专利30余项。

在自然灾害预防方面,建立标准化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体系。以安全高效的时空数据计算平台为基础,鹰眼系统支持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快速处理及响应,并集成多种自然灾害处理算法库,满足灾害识别、灾害监测、灾害预测、定价支持、灾损评估和巨灾模拟等核心能力的建设。今年7月进入主汛期以来,平安产险鹰眼系统累计推送6.13亿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6182万个人客户、260万企业客户。

如在洪水预警方面,鹰眼系统已最新上线“未来72小时洪水实时预报”功能,水平空间精度达30米。该功能以机器学习算法为核心,深度集成精细化降雨预报模型与高性能水动力模型,对雷达数据、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和历史降水数据等多源降雨数据产品进行算法融合,结合降雨尺度技术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预报数据,实现7×24小时动态滚动更新,最长可提前10天对洪水风险做出预报。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实现AI驱动的风险巡查、隐患预测和自动处置。鹰眼的万物互联平台深度融合AIoT设备实时监测、大模型深度学习技术,通过部署在电气系统、消防设施、电梯设备、工业生产线等重点场景的60余种物联设备,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操作行为等100余种设备型号数据的多维感知,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海量历史数据(如地理信息、气象灾害、保单成本数据等)的特征提取与模式演进推演,实现由AI驱动的风险巡查策略优化、隐患概率预测和处置工单自动生成等。

基于PingAnGPT大模型底座,实现理赔全流程自动化,提升服务时效。除了AI赋能风险减量,平安产险在营销、理赔等环节也广泛运用AI技术。基于PingAnGPT大模型底座,平安产险突破非车理赔非标准化痛点,实现了意健险理赔从“收单-定责-定损-理算”全流程自动化,最快理赔结案时效提升至分钟级,让理赔有速度、有温度。此外,在车险理赔方面,平安产险基于图像智能定损大模型,构建车辆外观件自动化定损能力,车损识别精准度达到95%。

谢文峰进一步介绍,目前平安产险正以AI为技术底座,发起“智能体工程”,加速推进全面智能化实现智能化营销、智能化运营、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经营和智能化管理。“智能体工程”基于强大的模型底座和丰富的AI工具生态,实现人人均可搭建和使用智能体。比如在营销方面,平安产险依托AIGC推动内容生产变革,构建文案、图文、视频、数字人直播四大智能生成能力,有效驱动数字营销创新,助力代理人提升营销效率,2024年全年AI生成的素材超720万个。

风险减量,平安担当。中国平安表示,将继续坚持金融为民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赋能业务场景为核心,持续打造领先科技能力,广泛应用于金融主业,加速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圈建设,推动保障服务从事后赔付的“赔”到全生命周期陪伴的“陪”转变,不断延长保险价值链条,致力于构建全流程、全险种、全客群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服务客户、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

作者:
2025-08-15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7015.html 1 深度运用AI技术,打造“人防+技防”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