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建村‘博爱家园’项目于去年8月23日完成并开放,我们将其与中医阁相融合,不仅为村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还能向村民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以及地震、火灾、洪水、山体滑坡等防灾避险知识和逃生技能。”日前,谈起村里的“博爱家园”项目,顺昌县洋口镇党委宣传委员、解建村红十字会会长陈倩薇说。
走进位于解建村村部的“博爱家园”,只见外墙上粘贴着醒目的“人道、博爱、奉献”六个大字,大字下是红十字会及志愿服务队的相关内容,门口还挂着解建村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牌子。
“去年以来,我们在这里开展了多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村民的自救互救能力,还增强了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让‘博爱家园’真正成为村民生命安全的守护者。”村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陈登斌说。
解建村是南平市红十字会实施“博爱家园”项目,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受自然环境及天气影响,各地时有发生洪涝、冰冻雨雪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近年来,南平市红十字会深入开展人道救助,除传统款物救助外,还积极探索创新救助模式,通过实施“博爱家园”项目,深度融入乡村振兴。
“‘博爱家园’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在城乡社区开展的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人道公益项目。”南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姚丽铭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促进社区治理、完善社区防灾减灾设施设备,开展应急救护、防灾减灾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公益活动,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共创有温度的家园。
2024年3月,根据省红十字会的部署,南平市红十字会结合开展“深学廖俊波、‘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在除邵武外的其他9个县(市、区)的10个村建设10个“博爱家园”项目。
“项目实施后,省红十字会及市红十字会定期赴各村察看,并通过电话和微信群,督导项目按时序推进。”姚丽铭说,经过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的努力,我市10个“博爱家园”项目顺利完工,于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顺利通过验收。
不仅如此,10个项目点村还成立了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应急培训等宣传活动68场次,受益村民2450多人次。
“项目点村都成立了红十字会和志愿服务队,有效破解了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力量薄弱的难题,让志愿服务队的身影常态化活跃在村民身边。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红十字不是虚的,而是真正扎根群众生活、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的组织,是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姚丽铭说。
“‘博爱家园’项目还聚焦群众需求,修建的村组道路、桥梁、集体活动广场、公共卫生间等小而美、接地气的项目内容,有力地提升了乡村防灾减灾能力,也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南平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王建东介绍,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建成博爱长廊,完成50米应急道路硬化、40米沟渠修复和村卫生所改造及设备添置;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完成200多米排洪沟渠建设、博爱卫生室和应急储备室的修缮改造,添置村主干道路灯10杆、博爱卫生室医疗设备和应急储备室物资设备等;光泽县寨里镇官桥村完成防灾避险安置点建设,包含7间防灾避险安置房、2间红十字培训室……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南平市委全会精神,把‘博爱家园’项目作为新时代红十字工作扎根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和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积极开展人道救助活动,加大红十字文化传播力度,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平贡献力量。”姚丽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