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第5版:

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

茶香深处一抹红

九龙岗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一隅

说起松溪县的九龙大白茶,就不得不提到郑墩镇的双源村。因为,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就位于双源村,九龙大白茶则是双源村最神奇的“一片叶”。

双源村坐落于郑墩镇西北部的青山脚下、新浦溪河畔,下辖双源、井窠、东梅、大元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15.7平方公里,三面环山,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日前,记者走进双源村,去探寻那一抹独特的茶香之源。

“双源村原名源头村,改革开放后,随着松溪基础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村民出行更加便捷。由于松溪当地有三个村叫源头村,很多人在车站买错车票、坐错车,带来很多不便。因为村里有两条溪流汇聚,所以改村名为双源村。”双源村党支部书记游小明介绍说。

刚步入村头,我们便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双源九龙大白茶科技园”的门楼格外醒目,道路两侧的建筑上插着红旗,墙上还写着具有年代感的标语。

“右手边的这一排建筑是双源村的旧茶厂。目前正在进行修缮,准备引进新业态。”游小明说,“左手边是知青楼,前段时间还有一批福州知青回来探访。”

穿过旧茶厂和知青楼,便来到了九龙岗。沿着台阶进入松溪九龙大白茶文化体验区,九龙大白茶的母树就在其中。

1868年(同治七年)松溪白茶母树在郑墩镇双源村九龙岗发现,村民称它为“九龙茶”,母树至今有150多岁。据双源村民传说:九龙岗条条逶迤山脉到此便“九龙归岗,风水聚合”。

1963年,时任双源村村支书的魏明西与茶业队长魏元兴带领茶农垦荒种茶时,发现并保留下7株茶树母株。经过数年压条繁殖与扦插育苗,扩大到12亩。20世纪80年代,又扩种到27亩。

1981年,松溪县茶科所带回200多株茶苗,种在茶科所茶园里进一步观察,定名为“九龙大白茶”。2009年,九龙大白茶被列为省级优异种质源保护目录,并在双源村九龙岗设立九龙大白茶省级优异种质源保护区。

纯种九龙大白茶树高有两三米,采摘时需借助梯子等工具,与寻常茶树迥然不同。它们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坚韧不拔,不仅承载着科研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化和产业提升意义。

近年来,松溪县加强对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的保护及活化利用,在双源村以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为核心,融入茶叶生产、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元素,坚持茶园与景区一体化发展,盘活原有的知青点和旧茶厂,在其周边建设古源泉、母树园、茶寮、碑亭、旧茶厂、知青点等16个新场景,运用电影场景做旧手法,还原古代原址风貌,打造休闲、娱乐、锻炼、观光的好去处。

“除了九龙大白茶外,双源村还有一处红色遗址。”游小明说,红色遗址位于井窠自然村,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在这里训练、议事、联络。“前些年,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并通过村民募捐,修建了游击队训练场遗址,立碑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站在训练场遗址前,仿佛能看见当年游击队员矫健的身影。遗址周围的树林郁郁葱葱,与远处的茶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画卷。

作者:□本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郑洁湉 文/摄
2025-08-25 □本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郑洁湉 文/摄 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27435.html 1 茶香深处一抹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