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李冰 通讯员 朱晓晔)近日,在武夷山闽越王城博物馆内,一场特殊的“对话”悄然进行。手语翻译员的手臂有力挥动,将沉睡千年的青铜器纹路与历史故事,转化为指尖流淌的生动语言。二十多位听障朋友凝神仰望,目光穿透玻璃展柜,仿佛亲手触摸到历史的厚重脉搏。这是武夷山市第15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中一幕动人的场景,活动采用“文化体验+康复健身”融合模式,在志愿者的温暖陪伴下,听障朋友们走出家门,深入景区,共享文化盛宴。
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而是可感可知的体验。在闽越王城博物馆,专业手语翻译让尘封的历史在指尖生动流淌。“以前总觉得历史很遥远,今天手语老师把青铜器上的纹路‘讲’活了,让我能近距离了解武夷山古代文明历史!”首次深度参观博物馆的听障青年小林用手语激动地表达。
茶香成为抚慰心灵的良药。在香江茗苑,听障朋友们沿着生态步道悠然漫步,满目苍翠,岩茶的独特香气在空气中静静弥漫。“能和大家一起在茶园里走一走,吸一口都是草木香和茶香,心里特别安静舒服。” 平时忙于工作的陈女士表示,这样的环境让身心得到了难得的放松与疗愈。
红色记忆在无声中激荡起强大回响。步入庄严肃穆的徐履峻故居,革命先辈浴血奋斗、追求真理的峥嵘岁月,通过手语翻译,跨越了语言的屏障。听障朋友们凝神屏息,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双在历史光影中翻飞的手,革命者的呐喊、理想的召唤仿佛穿透时空,在无声的空气中激荡起强烈共鸣。革命精神的火种,就这样通过精准而富有感染力的手语,在每一位参观者心中点燃,完成了跨越时空的震撼传递。
此次活动覆盖武夷山全市。各乡镇(街道)残联依托爱心助残驿站,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从活力四射的体育康复锻炼、益智的棋牌博弈,到深度的阅读交流与政策宣传,超过200名残疾朋友在家门口便捷地享受到了丰富的健身体验与服务。
“此次活动是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促进社会融合的生动实践。”武夷山市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扎西然培说,“我们欣慰地看到,通过‘文化+健身’的无障碍之旅,残疾人朋友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触摸历史、品味茶韵、感悟红色精神的过程中,获得了心灵的滋养。这充分展现了他们融入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潜能。”扎西然培表示,残联将持续搭建平台、拓展服务,让更多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