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李冰)每年9月是全国科普月。6日,武夷山生物考察基地里,19名台胞子女与武夷山本地学生小手拉小手,共同开启了一场以“科普探源 守护自然”为主题的南台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动。两岸青少年一起观察珍贵动植物,携手制作昆虫标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科学魅力,也在交流互动中架起友谊的桥梁。
在基地专业讲解员王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参观了科普展厅,这里分为“鸟的天堂”“兽类王国”“植物王国”和“昆虫世界”四大主题展区。在“鸟的天堂”展区,孩子们被各类鸟类标本所吸引,从常见的喜鹊到珍贵的黄腹角雉,每一件标本都栩栩如生。“兽类王国”展区内,武夷山特有的藏酋猴、中华鬣羚等标本引起阵阵惊叹。在“植物王国”和“昆虫世界”展区,昆虫和植物标本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随后,大家来到昆虫标本室。室内陈列着大量精美的昆虫标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从色彩斑斓的金凤蝶到珍稀的金斑喙凤蝶,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各种昆虫的习性和特征,孩子们围拢在展柜前,不时发出赞叹声,纷纷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是黑丽宝岛蝉标本的制作体验。王老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黑丽宝岛蝉标本的完整制作过程。“黑丽宝岛蝉俗称台湾爷蝉,外形艳丽,它的分布也紧密联系着两岸的自然环境。”王老师说,“在台湾和福建等地都有其踪迹,是两岸生物同源的一个美丽见证。”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了实践操作。最考验耐心的是展翅环节,孩子们需要用镊子轻轻展开蝉足,并用展针进行固定。武夷山少年林贻泽和台湾少年小倪配合默契,一个负责固定蝉体,一个小心调整蝉足。“轻一点,慢慢来。”他们互相提醒着,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个步骤。
小倪在完成标本后兴奋地说:“这次科普活动的体验感特别好,在老师的讲解下,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还和武夷山的小伙伴一起体验了黑丽宝岛蝉标本的制作,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由南平市科学技术协会、南平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协办,武夷山生物考察基地承办。通过活动,两岸青少年不仅在科学实践中拓展了视野,增强了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