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六楼走廊里,一幕温暖场景悄然上演:一位年轻母亲怀里抱着一束“特别的花”,腋下夹着三面鲜红锦旗,脚步轻快地走向护士站。
“你们还记得我吗?”她带着羞涩的笑意开口——这位黄女士刚结束乡下坐月子,此次专程趁产后复查,向一路守护她的医护团队送上心意。
“特别笔花”见证暖心相伴
黄女士是一名高龄初产妇,初为人母的喜悦里,还藏着重重焦虑:孕期检查时,她早期被查出卵巢畸胎瘤,随着孕周增加,又添了妊娠期高血压与糖尿病。
“虽然病情不算复杂,但我完全是‘新手孕妈’,当时特别不安。”黄女士回忆道。
这份不安,被妇产科医护团队一点点化解。
“她是典型的高风险孕妇,我们必须把每一道关都守紧。”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黄淑贞回忆,团队一边密切监测黄女士的血压、血糖及胎儿发育情况,一边反复安抚她的情绪,用通俗语言解释病情,还量身定制了周全的应对方案。最终,在医护人员精心守护下,黄女士顺利诞下一名近6斤重的健康宝宝。
生产不是终点,产后护理成了新挑战。“怎么喂奶、怎么换尿布,连抱宝宝都手足无措。”黄女士说,护士们见状,每天陪着她练习,一遍又一遍演示正确抱姿、指导宝宝顺利衔乳;她排恶露期间,护士会及时更换一次性护理垫,保持床位干爽;还手把手教她做踝泵运动,预防下肢血栓。
更让黄女士感动的是,面对“老人觉得纸尿裤湿一点不用换,自己担心宝宝不舒服”的家庭观念冲突,护士们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医学原理耐心解释,帮她和家人慢慢达成共识。
“我们是在照顾的过程中,帮她学会适应母亲的角色。”主管护师吴丽红的话,道出了护理团队的用心。
黄女士带来的“特别的花”,是用签字笔扎成的花束。“我院医生查房时用的蓝黑色笔,这种颜色其他医院少用,却被黄女士关注到了。”黄淑贞笑着说。
在黄女士心中,这蓝黑色笔尖不仅记录着病情数据,更承载着孕产全程的守护与安心。接过“笔花”与锦旗时,护士们会心一笑:“这份礼物比任何鲜花都珍贵。”
六年随访守护甲状腺异常患儿
无独有偶,该院儿保科近日也收到了一面锦旗,送礼人是邵武一名6岁患儿的家长。
故事要从孩子新生儿筛查说起——6年前,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被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长期随访治疗。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儿童需要长期使用甲状腺激素药,我们特别犹豫,总想着‘是药三分毒’‘激素伤身体’,想给孩子停药减量。”家长坦言,是儿保科郑志燕医生一次次耐心解释,才让他们放下顾虑。
六年来,郑志燕不仅为孩子制定了科学的用药与复查计划,每次孩子抽血紧张哭闹时,医生护士都会用温柔的语气、轻柔的动作安抚。渐渐地,孩子不再害怕就医,一家人也对科学治疗建立起坚定信任。
现如今,孩子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能够像健康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都说‘上医治未病’,我们真的见识到了,非常感谢南平妇幼保健院。”患儿家属紧紧握着郑志燕医生的手说道。
从孕期产检到产后护理,从新生儿筛查到六岁随访,从妇产科到儿保科,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守护从未间断。
在旁人眼中,锦旗或许只是一面带字的旗帜,但在这里,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医护团队对生命的敬畏、对家庭的陪伴,更是医患之间最真挚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