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为山区学子梦想护航

——记光泽一中教师李小铭

多次临危受命,以智慧与耐心扭转班风;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培育出多名跻身省级、市级化学竞赛的优秀学子……成绩背后,是光泽一中化学教师李小铭三十余载的默默坚守与深耕不辍。

在第41个教师节前夕,李小铭因在教育教学领域表现优秀,受到全市通报表扬。日前,记者采访了李小铭,听他讲述与教育结缘、为教育坚守的那些事儿。

1993年,李小铭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回到家乡任教。这份选择,源于童年时深埋心底的种子。“小时候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能为乡亲们写字算账的父亲,另一个是能教全科的小学启蒙老师。”他回忆,当时在农村的困难生活,让他深知“有文化才能改变命运”,而老师的光芒,让他从小立下从教的志向。

1998年调入光泽一中后,李小铭先后担任了十四年班主任,其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他“啃硬骨头”的韧劲。他多次中途接手班风学风不佳的班级,总能凭借智慧与耐心实现逆转。2006年初,他接手高一(4)班,学生虽聪明灵动,但纪律松散,成绩在年级垫底,家长们为此忧心忡忡。

“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要先走进学生心里。”秉持着这一理念,李小铭没有急于“立规矩”,而是先做起了“倾听者”。他逐个与学生促膝长谈,摸清他们的困惑与想法;召开班委会,凝聚骨干力量;召开家长会,统一教育理念;结合班级实际制定了更加细化的班规,既用“爱的温度”包容学生的不足,又以“刚性制度”规范他们的言行。

一学期的耕耘终见成效。高一期末,该班总平均分从年级倒数第一跃升至中游,课堂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家长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而在学生培养方面,李小铭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15届高三(1)班在他的带领下,44名学生本科一批上线率100%,其中13人考入985高校,28人被211高校录取。如今,这届学生大多已完成硕士、博士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不少人已成家立业。在他们步入婚姻殿堂时,都盛情邀请李小铭老师到场见证幸福。这份跨越十余年的惦记与感恩,正是李小铭教育生涯中最温暖的注脚。

除了班级管理和常规教学,李小铭还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短板”领域——化学竞赛。“最初推动竞赛工作时,最大的阻碍是认知上的差距。”李小铭坦言,由于以往缺乏学生通过竞赛成长为创新拔尖人才的先例,学生参与热情不足,家长的认可度也不高。但每当发现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具备钻研潜力的学生,李小铭的“爱才惜才”之心便油然而生。为此,他主动放弃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为学生梳理竞赛知识要点、指导实验实操技能,助力学生突破能力瓶颈。

耕耘终有收获。作为学校化学竞赛总教练及第一指导老师,李小铭先后指导学生斩获省、市级奖项数十项。在2025年第39届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福建省预赛中,光泽一中3名学生跻身全市前十名,6名学生进入全市前二十名。

30多个春秋流转,李小铭始终坚守着初心。“如果教育用一个化学概念来比喻,我愿称作为酯化,因为酯往往带果香。”如今,这位把教育比作“酯化反应”的化学教师,仍在光泽一中的校园里耕耘不辍,用知识与热爱,为更多山区学子的梦想护航。

作者:□本报记者 陈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