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天,我匆忙地路过一处公园,空中飘来一股郁香的气味,那是熟悉的栀子花特有的味道。一瞧,果然是“未见其花,已闻其香”的栀子花次第开放了。
我想念起老家长在山上的栀子花来。家乡人称乡野的栀子为黄栀子。栀子长在家乡的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是一种常绿灌木,高矮不一,矮的不足30厘米,高的则可达3米多。
家乡野生的栀子花多在5-7月份开花。栀子花的花朵是单瓣的,长在枝顶端。栀子花的花形为高脚碟状,也就是花冠下部合成狭长的圆筒状,上部忽然呈水平扩大如碟状。花的顶部5至8裂,通常6裂的花瓣,故有“栀子花开六瓣头”之说。栀子花是一种两性花,雌雄同株。栀子花白瓣黄蕊。栀子花的花瓣洁白如玉,形状像钢笔尖状,又似风扇的小叶片。贴生在花瓣间的是雄蕊,呈线性纵裂状,卡其色,与花瓣数相同。居花瓣中央的是黄色的雌蕊,花柱粗壮,柱头呈纺锤状。
至于栀子的叶子长啥样,往往没人记得住。栀子是茜草科栀子属灌木植物,叶对生,或为3枚轮生栀子,“叶如兔耳”,是长圆状、披针形的革质叶,两面是光滑无毛的。
每当山上的栀子花开,鼻尖的小孩就上山采摘。“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爱美的女孩都喜欢采摘一朵栀子花,插在头上,把自己打扮成小公主。栀子花装饰发髻,古有之,“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栀子花还被别在胸前衣服上。栀子花有“吉利如意、祥符瑞气”的寓意,姑娘喜欢佩戴。将栀子花的花瓣夹在书本里,翻书的时候特别的香。栀子花香浓郁,向远方扩散不远,因而我更喜欢用鼻子嗅,美其名曰“碰鼻子香”。
栀子花花蜜特别甜,蜜蜂采栀子花酿的蜜口感温润香甜。栀子花的花蜜也是我们小孩的甜食。摘一朵盛开连萼带花的栀子花,一手抓住绿色的花萼,一手揪住白色的花管,轻轻一扯,花、萼分离,将花管筒放进嘴里,轻轻吮吸底部,一股淡淡的甜香味进入味蕾,瞬间传遍每一个毛孔,让人浑身舒坦。
栀子花还是小孩的玩具。调皮的男孩抽掉栀子花中间那根壮壮的花蕊,再用细线穿过,双手拉着线的两端,鼓起腮帮子对着花瓣使劲地吹上一口气,它就像风车一般呼呼地转起来,或者抽掉花蕊的栀子花插入拔了芒萁芯的芒萁里,对着流水,栀子花如“风车”式旋转。因此,我们把栀子花叫作“碓子花”。当然,我们小孩有时也把它镶在软软的柳树枝上做成花环,戴在头上,疯狂地跑着、叫着,欢快极了。
栀子花不仅高颜值,更有高价值。
家庭主妇提着篮子上山采摘。因栀子花是一种美味的野菜,其花瓣鲜嫩可口。摘去栀子花金黄色的花蕊,洗干净,用开水焯去花的涩味,捞出来,再用冷水泡着。炒菜的时候,沥干水分,或做汤,或清炒,或蒸蛋,或放上榨菜、肉片,或油煎栀子花,样样味鲜诱人,齿颊留香。
巧妇常用栀子花制作各种美食,与面粉和油调匀制作糕点食用,如栀子花糕、栀子花粥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栀子花还可制作茶饮。制作栀子花茶简单,将新鲜的栀子花晾干即可。饮用时只需用热水冲泡。炎热的夏季,喝上一杯栀子花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还能舒缓身心。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甚至是制作酒曲的原料之一……
栀子花功效真是多。就连栀子花的外部绿色包袱——花萼,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中药和化妆品中,其汁液具有丰富的草酸和黄酮类成分,赋予了其许多独特的功效。
栀子花的花期可长达1个月,1朵花能开3-5天。栀子花掉落开始结果,栀子花的果实叫栀子。栀子果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此后逐渐显黄,后变成金黄色。
秋季,是采摘栀子的最佳时机。远远望去,黄澄澄的栀子立满枝头,特别显眼。
走近一瞧,悬挂于枝头的栀子是不规则的椭圆形,果实头顶“小辫子”——花萼,宛若一个个倒立着的小灯笼,又像长着一朵皇冠一样的。
细看栀子,与笔帽大小般的果上有像翅膀一样的纵行凸起5-8条,顶部保护幼果的宿存花萼片长约4厘米,基底部稍尖,留有一部分残留果梗。栀子因形而得名。它长得很像古人喝酒的器具。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栀子被称为“巵子”,“巵”同“卮”,它的果子像商周时代的青铜酒器“卮”,因此古人就顺势给它叫“栀子”。
采摘栀子,要与虫鸟口中夺食。栀子果实的香气味,特别容易招虫子或鸟儿啄食。若采摘迟了,早有鸟儿、昆虫捷足先登,掏空大半黄色的果肉,只留下黑黑圆圆大洞的“皮囊”。
掰开栀子,内表皮颜色较浅,有光泽,有2-3条隆起的假隔膜。栀子的种子个数很多,包裹在果实里,形状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种子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有细小疣状突起。
每到秋天,老人们都会摘一些上好的黄栀子回来,从装得鼓鼓囊囊的裤兜里抓几把出来,随意放在灶头上让它们自然风干。父亲算是采摘栀子的“专业人士”,晒干的栀子卖给药店,换取零花钱。
栀子果实中的主要色素为栀子黄色素,主要成分为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汉官仪》记载:“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拾得红茜草,染就石榴裙。”只不过,栀子染的是黄色,而茜草染的是红色。
栀子不仅可以染纤维,还可用于糕点、卤菜等食物的染色,因而栀子又叫黄栀子。我们当地的“浪片”、腌菜、黄米饭等就是用栀子染色的。烹饪中常用的香料,也多用给卤肉上色,在泡面中就有栀子黄的成分。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栀子全身都是宝,就连栀子的叶、根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千万别小瞧不起眼的栀子叶,它还可以制作凉水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