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邵武市盖竹村返乡能人发展黄桃、中草药等特色种植——

带着村民奔富路

从几近荒芜到生机盎然,从老人留守到青年回归,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邵武市桂林乡盖竹村在返乡能人熊长华的带动下,依托小小的黄桃,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林下经济+电商赋能+加工提升”的产业链致富路,撬动了一个山村的蝶变。

“农村不该是穷困的代名词,绿水青山应是财富的象征。”熊长华日前接受采访时回忆,2013年,他回到盖竹村巫山组看望父母,眼前景象让他心头一紧:曾经热闹的山村,仅剩老人留守,大片田地撂荒,清冷异常。这位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内心被深深触动,他毅然将浙江的事业交给女儿打理,决心回乡创业,用实际行动改变家乡面貌。

通过考察,熊长华看准了市场前景广阔的黄桃。他从上海购回近万株锦绣黄桃和映霜红黄桃苗,承包下村里200余亩地,带头种植。然而,起步艰难,乡亲们普遍怀疑:这山高水冷的地方能长出桃子?

熊长华远赴上海南桥、浙江嘉善、福建建宁等地考察学习后,每天下田开沟排水、除草修剪、施有机肥,凡事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桃苗长势良好。

示范的力量让村民看在眼里。2014年,严兴明等4户村民率先跟种。

不仅如此,熊长华了解到村里山野间生长着七叶一枝花和多花黄精等名贵中草药,他将样本送到多家药企检验,品质广受认可,于是又一头扎进林下种植,在自家荒地上试种。试种成功后,他把这项“点草成金”的技术分享给村民,“桃林下套种名贵中草药”模式逐渐铺开。

为整合资源、规范发展,熊长华注册成立了云顶高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农户”模式,陆续流转土地近1000亩,规模种植黄桃和中草药。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他还带着村民在桃树下套种白萝卜等农作物,实现“一园多用、一地多收”。

十余年来,熊长华持续为村民提供产品包装、市场推广等服务,帮助打开销路,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同时,熊长华瞄准电商“新赛道”,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让当地优质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飞向千家万户。

产业的兴旺如同强力磁石,持续吸引着年轻人返乡创业。在黄桃和中药材产业基础上,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开始探索多花黄精和高山生态茶的种植与品牌打造,为产业版图增添新色彩,也为乡村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青春动能。

为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和附加值,今年,熊长华谋划启动桃干、萝卜干、果脯等深加工项目。这不仅能化解鲜果集中上市可能带来的滞销风险,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整体产业效益。

熊长华表示,下一步,将利用良好的生态本底和独特的山村风貌,打造集特色种植、科普研学、生态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基地,积极融入并助力打造“黎泰线省道生态休闲旅游走廊”。

作者:□刘建飞 黄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