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牢记嘱托,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肯定学校办学成就,并寄予殷切期望。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并迅速掀起学习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师生倍感振奋。“总书记的回信深情寄托了对学校的殷切关怀与对广大师生的厚望,为我们明确了教育方向与责任。”金山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系辅导员谢瑀琦表示,将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团结引领青年学子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将总书记的殷殷期望转化为扎根农业专业、专注食品科研的实干行动,立志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勇担使命、奋力攀登;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对农林教育的殷切期望,让我深受鼓舞。”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院长叶江华表示,深耕茶学领域多年,愈发深刻体会到“深耕‘三农’、服务振兴”的千钧分量。“武夷山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总书记的嘱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武夷学院将持续发挥茶学学科特色,更快更好地把‘茶-菌-肥-草’生态技术等成果送到田间地头,用品质检测等技术守护武夷岩茶品牌信誉。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茶界人才,让科研扎根茶山、成果服务茶农,以实际行动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我们林业类职业院校指明了前进方向。”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文开表示,作为福建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坚决贯彻回信精神,以“深耕三农”为己任,以“强林兴农”为担当,弘扬72年办学传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优化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让学生深入林区一线增长才干,推动教师把论文写在田野林间,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位居全国林业类高职院校前列的现代强校,培养更多“知林爱林”的高素质农林人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注入绿色动能。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福建农林大学师生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全体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重要指引,为新时代农业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南平市农科所所长谢冬容表示,农科所全体科研人员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勇担强农兴农时代重任,聚焦种业创新、绿色生态、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今年初,南平市政府和福建农林大学签订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暨合作办学协议。经过半年努力,校园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首批2500名新生顺利入学。“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农林大学南平校区二期项目建设上聚力攻坚、全力以赴,强化要素保障,压实各方责任,挂图作战,确保明年9月前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景色优美、配套齐全、生活便捷的新环境,打造校地合作典范,搭建产教融合高地,助力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武夷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庆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福建农林大学办学科研、人才培育的肯定和殷殷嘱托,作为农林大学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今年,南平市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暨合作办学协议,确定了‘一个校区+四个特色基地’合作办学模式,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同频共振’。”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回信精神,持续开展农业科技攻关、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培育并用好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专家、农技推广人员这三支队伍力量,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农业人才,把更多更好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深化‘科技兴林’战略,为南平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市林业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平林业部门坚持创新驱动,紧密联系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战略框架合作,持续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林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全市林业改革发展。下一步,林业部门将持续健全完善林业科研体系,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特别是与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密切对接,共同谋划更多林业科技项目,为南平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贡献林业力量。

“南平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地,我们要以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启用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国首家科技特派员研究院建设,让农林专家把更多好技术送到闽北的田间地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发挥竹产业设计制造检测中心、大武夷绿色食品研发中心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南平市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条例》出台,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良好生态。

“我的镜头不只是记录,更是连接城乡、传播技术的桥梁。”学习重要回信精神后,建瓯市龙村乡梨坪村返乡青年张扬腾深受触动,更坚定了扎根乡村的决心。作为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新农人”,张扬腾以镜头记录耕种、靠直播销售家乡农产品。他表示,将继续深耕内容创作,通过系列短视频生动讲解种植知识,让网友沉浸式感受农业魅力。同时,借助直播将优质产品及其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既卖好产品,更卖上好价钱。“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农村、投身农业。”张扬腾表示,将以“新农人”的热情与行动扎根田野,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