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做孩子们信赖的“老师妈妈”

——记邵武市水北幼儿园教师廖娟

新学期伊始,邵武市水北幼儿园教师廖娟同时肩负班级教学和教研主任双重职责。她既是一线教师,悉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也负责园部教研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制定新学期的教研方案。

廖娟的办公室里总是备着幼儿应急衣物和物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小意外。在日常教学中,她努力成为孩子眼中的“公平使者”。当孩子们因争抢新玩具发生争执时,她从不简单斥责,而是耐心引导他们表达感受,分享关于“快乐”的小故事,并组织全班共同讨论“轮流玩”的规则。她的柔情与耐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成了大家的“老师妈妈”。

廖娟对待同事真诚热情,与家长沟通耐心细致。许多孩子毕业多年后,家长仍常常发来问候,与她分享孩子的成长点滴。这让她深深体会到:唯有以专业为基础、以真诚为桥梁,才能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持久的教育合力。

身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廖娟深知,不断学习、精进专业,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孩子期待。“本学期,我们围绕‘自主游戏支持策略’‘幼小衔接科学实施’‘室内游戏材料优化’三大主题,通过分层教研、青蓝结对、实践转化等方式,聚焦教学实践,提升专业素养,推动教师团队成长。”廖娟说。

从教十余载,廖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勤于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勇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她致力于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游戏激发智慧,让反思促进成长。

在廖娟执教的大班健康活动《小小运输员》中,她尝试将轮胎、平衡木、沙包等常见材料,创设成富有挑战的“运输闯关”情境。孩子们扮演“小小运输员”,在愉快运送“物资”的乐趣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平衡、钻爬、协调等能力,孩子们热情投入的同时,培养了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该活动获得南平市幼儿园优质课例二等奖,廖娟分享:“这份教学设计的背后,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反复研读,以及对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持续观察与思考。”

扎实的一线工作经验是专业发展的坚实支撑,廖娟也乐于将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年轻教师共同分享。她每月组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反思优化”的深度研讨,多次主持或主讲关于“区域材料投放”“观察解读幼儿游戏”“生成课程”等主题的园本教研,力求内容贴近实际、案例鲜活,引发教师的思考与讨论。

幼儿园实施“青蓝工程”促进新老教师经验传承,让教研成果真正落地课堂,遇到年轻教师有困惑,廖娟主动伸出援手,与他们“师徒结对”。新教师罗老师在组织阅读区活动时遇到了孩子兴趣不高的困难,廖娟走进她的班级,仔细观察,和她一起分析环境、材料、指导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共同进行调整实践。“看到她班上的阅读区渐渐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书香乐园’,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的门随时向有需要的老师敞开,交流是双向的学习与成长。”廖娟说。

作为课题负责人,廖娟圆满完成了邵武市进修校课题《“五好小叮咚”活动背景下的养成教育》,团队成员将“五好”目标融入一日生活,形成了有效的养成教育策略,见证了孩子们可喜的进步。同时,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福建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教学做合一”视域下幼儿种植生活力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廖娟坚信,教育是一场团队共进的修行。作为教研带头人,她愿始终与一线教师并肩同行,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和持续的实践改进,帮助每位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突破自我,共同践行教育初心。

作者:□本报记者 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