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真小学剪纸文化墙
近日,南平市扬真小学《指向非遗传承的美育浸润行动——以传承剪纸艺术为例》案例,获评2025年福建省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优秀案例。
这枚荣誉勋章背后,是学校25年的坚守。在“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一把剪刀、一张彩纸成为纽带,扬真小学在美育领域深耕细作,既“剪出”了美育新天地,更开辟了非遗传承新路径。
一把剪刀 开启美育新篇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谈及美育初衷,扬真小学校长游美兰语气坚定。
可作为山区学校,这里的困境显而易见:学生家庭多承担不起课外艺术培训费用,学校经费紧张,数字媒体、专业艺术器材等高价美育载体无力引入,特色教育一度陷入“无米之炊”。
特色教育不能因条件受限而停滞。反复研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与《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后,学校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剪纸艺术。
“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郭沫若先生曾如此盛赞剪纸。这项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艺术,自古便与美育紧密相连,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更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剪纸既是非遗,更是天然美育载体。2000年,学校将其纳入社团活动与美术课程;2006年开发校本课程并全校铺开;2010年尝试跨学科融合,建立评价机制;2020年起,剪纸走向“五育融合”,正式开启“中小学美育普及与实践活动体系建构”行动。一把小剪刀,就此打开山区学校美育发展的大门。
剪纸艺术 编织美育网络
“对折、压平、下剪……大家看,这样剪出来的窗花,边角才会整齐。”扬真小学“妙剪生花”课堂上,美术老师正耐心指导低年级学生技法。这样的场景,只是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一角。
为让剪纸成为美育与学科融合的桥梁,学校构建“妙剪生花”美育课程理论模型:以“一折一剪、以美育德”“一剪一镂、以美融智”“一镂一刻、以美润心”为核心,实现美育与德、智、体、劳四育的深度融合。
在此基础上,立足“剪纸创作”“美育浸润行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维度,设置基础、提升、创新三级创作水平,规划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三条浸润路径,确保核心素养落地。
“剪纸不是简单的手工课,要融入课程、文化、普及的方方面面,让美育真正浸润师生、校园和更多角落。”游美兰介绍。学校以剪纸为纽带,构建实施“妙剪生花”美育课程体系、“扬真教育”美育文化体系、多元共生的美育普及体系三大核心体系,让美育从课堂延伸至校园,再辐射到家庭与社会。
课程资源开发是关键。多年来,学校先后完成《剪出七彩梦想》1.0 版、《妙剪生花》2.0版校本资源 12 册,涵盖“基础技法类”“创意设计类”“文化融合类”三大板块、13种门类。从基本纹样剪法,到结合延平文化、二十四节气、四大名著的创意创作,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互补,形成一体化课堂美育实践体系。学校还创新“美育浸润行动教研范式”,将剪纸与学科教学结合,通过“知识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思路,让美育融入语文、数学、科学等课堂。
为保障实施效果,学校构建“妙剪生花”美育评价模型,融合终结性、过程性、增值性评价,结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元方式,全面记录成长。
“我们不仅看最终作品,更关注创作中的思考、合作与创新,这样的评价更全面,也更能激发兴趣。”美术教师康丽英解释。
以剪为韵 联结家校社协同
走进扬真小学,宛如踏入剪纸艺术殿堂:门厅两侧展示“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操场、楼道间,“四大名著长廊”“延平习俗”“习惯养成”走廊依次排开;宣传栏里贴满师生剪纸,每个班级门口有专题展台,每楼层有主旨展板,展示着学科融合的剪纸成果……
学校以“扬真、扬善、扬美、扬新”校训为核心,用剪纸作品统整延平文化、礼仪文化、书香文化、墨香文化和福文化,构建“扬真教育”美育文化体系,破解了美育环境碎片化难题。
“每次经过楼道,看到自己的作品贴在文化墙上,都特别自豪。”学生们的话语里满是骄傲。如今,校园里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是“无声的美育课堂”,引领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审美。
为打破校园边界,学校以“浸润教联体”为目标开展普及行动:为家长开设剪纸培训、举办亲子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建“红领巾美育实践小基地”,组织剪纸进社区活动;通过搭建教科研平台、参与研讨、送教送培等,将美育经验辐射更多学校。一系列行动下,学校弥合了美育资源局限,构建起家校社协同、城乡联动的美育场景。
凭借剪纸艺术串联校园文化,扬真小学成为福建省首家剪纸教学实验基地校、南平市课后服务主题探究试点校,获评南平市课后服务通报表扬单位。《艺术之花 民族之魂》获国家级优秀小课题,《“六墙书”照亮儿童成长路》入选教育部读书行动创新实践案例,《剪纸育德》获福建省创新案例一等奖,《山区小学育人方式变革25年实践探索》获福建省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一把剪刀,剪出非遗传承的鲜活路径;一张彩纸,绘就美育育人的生动画卷。从困境中寻路,在实践里创新,扬真小学用25年坚守证明:美育无需昂贵器材,选对载体、深耕细作,便能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