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专业儿童理发店走俏

让“哭闹理发” 变“趣味体验”

充满童趣的理发店

奥特曼发型“雕刻”

小男孩定制了一个“飞机”发型

带娃理发,堪称不少家长的“年度难题”——孩子哭闹抗拒、坐立不安,理发师束手束脚,往往一番“拉扯”后,孩子哭花了脸,发型也不尽如人意。

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儿童服务市场正加速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儿童理发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赛道,在各大城市已经涌现出众多专业儿童理发门店。如今,这股风潮也吹到了闽北。

理发变成“趣味体验”

8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建阳区建发悦城的一家儿童理发店。不同于传统理发店,这里的装潢采用黄、绿、蓝等明亮活泼的配色,瞬间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最吸引注意力的,当数一排汽车造型的理发座椅。它们外观逼真,每个座椅前方还配备了电子屏幕。电子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等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轻快的儿歌也始终萦绕耳畔。若不是门口的招牌提示,很容易让人以为走进了一家小型儿童乐园。

“我要压路机的发型!”在店内,4岁的小宇兴奋地和理发师小蔡沟通。确认发型需求后,小蔡熟练地将小宇抱上汽车造型座椅、围好围布,随后拿起儿童专用推子,轻声引导:“我们先把耳边的小碎发修一修,马上就给你头发‘画’一辆压路机哦。”推子发出的轻微嗡鸣声被动画声掩盖,小宇的注意力完全被屏幕吸引,还时不时伸手摸一摸座椅上的“方向盘”,全程没有哭闹。

“通过环境和互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能大大降低他们的抵触情绪。”说话间,理发师小蔡手中的推子在小宇头顶灵活游走,时不时停下与小宇搭话。不到20分钟,发型便修剪完毕。小宇头上的压路机图案线条流畅、造型可爱。小蔡递过一面小镜子,小宇凑过去一看,立刻笑眯了眼,举着镜子跑到妈妈面前炫耀:“妈妈你看!我的头发上有压路机!”

在专业儿童理发店中,剪发已不仅是简单的修剪,更融入了形象设计的理念,孩子们的自主选择权也得到充分尊重。记者注意到,店内墙上悬挂着数十种儿童雕刻发型图鉴,为孩子和家长挑选发型提供了直观参考。

“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发型,能让他们更有参与感,也会更主动地配合理发。”小蔡表示,正是这种对孩子审美需求的重视与尊重,让不少小顾客成了“回头客”,他们甚至会带着小伙伴一起来“打卡”新发型。

专业服务“物有所值”

“以前带孩子理发,简直是一场‘硬仗’。”市民叶婷提起过往的经历,仍有些无奈。她告诉记者,儿子轩轩3岁前,每次去理发店都哭闹不止,往往要大人按住才能勉强剪完。直到朋友推荐了儿童理发店,情况才彻底改变。

“儿童理发店的理发师比较有耐心,而且价格我们也能接受。”叶婷的话说出了多数家长的心声。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时下流行的快剪或大众理发店,儿童理发店定价适中,基础的“洗剪+造型雕刻”费用在十几元至六十多元,却能提供更贴合儿童需求的专业化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愈发注重仪式感。有需求就有市场,儿童理发店也随之升级——不再局限于基础的“洗剪+造型雕刻”服务,而是发展成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门店。创意编发、健康烫发、形象设计、胎毛定制等特色项目推出,进一步满足了家长与孩子的多元需求。

儿童理发店特色项目让不少家长赞不绝口。市民王晶晶的女儿要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需要设计一个特定的舞台发型,她带着图片找到儿童理发店,“本以为很难还原,没想到完美复刻出来,老师和同学都夸造型很精致。”

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儿童理发店从童趣环境到专业服务的全方位打造,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理发,还能剪出满意的发型,这就是他们最看重的。

用“耐心+专业”深耕细分市场

在建阳区经营儿童理发店的王女士,有着10年理发从业经历。5年前,她毅然从成人理发领域转战儿童市场;如今,她凭借能为孩子打造多样造型的手艺,深受小朋友喜欢,还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小王子”。在她看来,儿童理发绝非简单的“尺寸缩小”,而是对从业者技术、耐心与沟通能力的综合考验。

谈及转型的初衷,王女士的思路十分清晰:成人理发店的服务流程与场景设置,不太适合儿童。而随着精细化育儿理念的崛起,催生了对“专业儿童理发服务”的需求。看准这一机遇后,2020年,她从福州回到建阳,开了一家专业儿童理发店,正式叩开了儿童理发细分赛道的大门。

要做好儿童理发,专业是根本。为了让服务精准贴合儿童需求,王女士专门开设了儿童理发师专项培训课程,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培训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课会系统讲解儿童心理学、沟通技巧、发型雕刻技巧等内容,实操课则由资深理发师一对一指导,让学员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实操技能。“我们更倾向于招收对孩子有耐心的学员,尤其是宝妈群体——她们自带亲和力,也更了解孩子的需求。”王女士表示。

不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从业者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最头疼的就是招工难。”王女士坦言,儿童理发师的工作强度不小,以他们店为例,高峰期每天要服务100多名孩子,从早上10点忙到晚上10点是常态,这让不少求职者望而却步。

尽管面临招工压力,但王女士对行业前景仍充满信心:“儿童理发市场的潜力很大,但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她认为,只有始终把孩子的体验和家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才能在细分市场中站稳脚跟。

作者:□本报记者 陈冰倩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