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新区城发集团,作为市属国有企业,是武夷新区建设的核心实施主体,肩负着新区公建项目的建设重任。
五年来,集团总资产从300多亿元增至500多亿元,增幅超60%;总收入从约23亿元增至约36亿元,增幅超50%。
时光回溯至2020年,集团刚刚组建之时,正值“后搬迁时代”,面对这片亟待开发的热土,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完善配套设施?“城发人”集思广益、守正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五年来,“城发人”紧紧围绕行政中心搬迁及南平市新行政中心建设需求,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从最初的“拓荒者”,到如今生态产业新城的“缔造者”,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成:
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天圆、地方”、水之厅公园等在搬迁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平市体育中心、古闽大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旭辉实验学校、南平市老年大学等重点配套设施也相继建成投用;
……
“城发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描绘出南平新城的崭新面貌。
不仅是城市架构的“建造师”,更是美好生活的“引领者”。自组建以来,集团积极融入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大局,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通过对南林、赤岸、月亮湾等片区开展绿化、花化、彩化工作,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呼吸”,城市景观焕然一新。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成为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体育中心西畔,占地近千亩的花海公园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从公共设施的适老化设计,到南林赤岸“15分钟生活圈”的全面提升,“城发品质”将人文关怀与精准设计嵌入每一个项目。武夷新区综合医院、潭山实验学校、云谷周边路网、南林—月亮湾片区建设,每一步都让“宜居城市”的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在资金紧缺的困境中,“城发人”以“金融工匠”的智慧开渠引水,破解融资难题。2024年1月,集团成功获得“AA+”信用评级,成为全市第二家获此评级的国有企业,为武夷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多元布局,做服务民生的“守望者”。集团持续探索市场化转型路径,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贸易投资、房地产开发、股权投资等多板块协同发展。加油站、充电桩等城市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商务写字楼、百合云璟小区等精品项目相继拔地而起,自持资产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城市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进一步擦亮市容环境“底色”。
不断成长的城发集团,正朝着“城市优质运营服务商”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党建引领下,集团蓬勃发展,目前已拥有34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职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98%,中高级职称占比60%,各类执业人员占比30%,涵盖建造师、造价师、注册会计师等多种类型,人才结构日趋优化,为集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红色,是城发集团的鲜明底色,支部党员广泛分布于各关键板块。集团以“联创结对”党建新模式为抓手,在建设项目现场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员骨干带头驻守施工一线,以“保姆式”驻点服务贯穿项目全周期;深化外部结对共建,联合武夷新区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党支部等共建单位共同助力项目建设。从项目攻坚现场到跨部门协同推进,城发集团始终以党员为先锋、支部为堡垒,让红色动力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
五年来,“城发人”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在砥砺奋进中捧回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累计获得集体荣誉13项,其中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11项;个人获得荣誉累计9项,含省级荣誉4项、市级荣誉5项,累累硕果彰显团队攻坚的强劲实力,也凝聚着个体奋进的卓越风采。
这里是“两山”理论的实践创新试验场,“城发人”以“生态优先”之笔,在武夷新区重构生态城市基因。五年,只是城发集团发展征程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梦想等待实现。
向新而行,再创辉煌!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城发人”正努力缔造一个生态与繁华共生的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