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绘就公益保护新画卷

——政和县检察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工作小记

公共利益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来,政和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紧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多年来,政和县检察院主动向地方党委、人大报告公益诉讼重大工作部署和重点案件办理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人大代表检察和检察建议衔接贯通工作办法(试行)》,支持检察监督工作。同时,政和县检察院与相关部门会签《关于在念山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试行)》,在念山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科宣教馆设立检察宣传平台;会签《适用林业碳汇赔偿机制开展补植复绿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设立生态修复基地暨检察碳汇林;依托“林长+检察长”“河长+检察长”等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及闽浙两省四县生态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联合开展巡河交水、巡山护林等活动。

守护绿水青山

政和山川秀美、生态优良。政和县检察院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公益诉讼工作的核心要务,积极开展多个公益诉讼专项行动。

针对县域内部分古树名木生长环境被破坏、存在倒伏风险等问题,政和县检察院以实地调查、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形式,为古树名木筑起法治屏障,促推职能部门核实县域古树名木底册,完善古树名木全面挂牌保护制度,开展复壮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此外,政和县检察院积极开展鹤林工业园区排污治理、七星溪河道治理、牛蛙养殖场尾水排放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闽江源头流域生态保护、松材线虫病防治等专项监督活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职能部门整改到位,切实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

为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政和县检察院在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案件过程中,及时启动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引导犯罪嫌疑人缴纳生态修复金50万余元,认购碳汇10万余元。

增进民生福祉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间,放心的食品药品、健全的公共设施、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等,无一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政和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益保护问题,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的幸福生活。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针对小餐饮店登记证不齐全、违规使用“生鲜灯”、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信息、“消”字号产品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等,开展专项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加强监管。与此同时,在群众关注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妇女权益保障等领域,政和县检察院督促职能部门改造完善无障碍设施、加设无障碍标识16处,整改养老机构食品、消防安全问题28处,改造防盗网、逃生窗81个等。

赓续红色血脉

政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政和县检察院深刻认识到守护红色遗迹的重大意义,持续深入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活动,摸排走访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圆桌会议和跟进监督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对文物的基础维护落实到位,定期更新消防设备,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安防系统,汇聚起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

同时,政和县检察院以检察公益诉讼护航英烈荣光,通过常态化实地查看等方式,对烈士纪念设施、零散烈士墓维护管理提出建议,促成职能部门修缮纪念碑、完善维护机制,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提供重要保障。

助力“三茶”统筹

政和是产茶大县,茶树种植环境条件优越,是中国白茶核心产区。在这片茶香弥漫的土地上,政和县检察院以法治为笔,书写着守护政和白茶的篇章。

通过开展茶叶质量安全、种质资源保护、茶文化遗址保护等专项监督,政和县检察院督促职能部门责令整改农资经营点41家,投入30余万元在铁山镇工业园区建立起政和县农药废弃物总回收站,在各乡镇建立80余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以圆桌会议汇聚多方力量,凝聚保护共识,促推7.1公里的古道修复、11处古茶亭与古隘口建筑风貌恢复,让茶盐古道重焕生机;在6处白茶保护点树立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牌,让政和地方品种茶树资源在法治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十年公益诉讼之路,政和县检察院紧密贴合本地实际,在生态环境保护、守护群众美好生活、服务发展大局等诸多方面积极作为、有力探索。新起点、新征程,政和县检察院将继续牢记公益诉讼的初心和使命,忠诚履行职责,为公益保护镌刻坚实的法治底色,奋力续写公益诉讼的崭新篇章。

作者:□张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