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全力运转、工人各司其职、叉车将已打包好的产品转运码头……近日,记者走进松溪城东新型纺织产业园福建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
看着如今这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谁能想到福建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落地初期曾面临政策不熟、人才短缺等难题呢?
“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的推动下,我们与福建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组建联合党支部,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落地之初的难题迎刃而解。”福建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黄莉说。
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是党建工作新的延伸、新的探索。近年来,松溪县大力推行产业链党建,积极探索“产业链建支部、党建链串起发展链”模式,将党组织建在链上、让党员作用发挥在链上、使资源要素融在链上,通过组织固链、人才强链、服务沉链,助推新型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松溪创新构建“链主牵头、支部联动、多方协同”的链上组织机制,采取“龙头单建、中小联建、区域共建”模式,推动党组织在产业链上有效覆盖,形成“链长领航、链主带动、专班服务、专员落实”的闭环工作体系。
高端人才、技术人才是新型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高端人才引进难、技能人才培养慢等瓶颈,松溪县以产业链党建为纽带,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精准对接,构建“组织引领、平台聚智、产教融合”的链上育才机制。
“我们始终紧扣县域特色产业人才需求,创新打造‘党建+产业+人才’聚智平台,以产业链龙头企业党组织为枢纽,积极联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共育,推动创新资源高效共享。”松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季璟介绍。
依托聚智平台,松溪县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等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共同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且还联动驻外商会党组织通过“乡贤联络站”开展常态化对接,广泛吸引各类人才资源,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发展。
目前,已累计培养本土技术骨干100余名,吸引松溪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200余人,形成了“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共同助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柳总,最近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在福建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经常可以看到“纺链亲清服务团”的杨敬夏前来公司进行“上门服务”,了解企业发展近况,关心企业近期发展需求,按照“一企一策”方式进行精准辅导,以问题为导向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恢复产能、提升能级。
“点对点帮扶,实打实解忧,不仅让我们企业有了扎根发展的信心,也让松溪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福建闽松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兴旺感慨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支撑。松溪县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下沉,整合党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组建“纺链亲清服务团”,创新“一链一策”精准服务机制,推动政策、资源、服务直达企业,持续提升服务企业的广度与深度。
同时,依托“免申即享”“企呼我应”等惠企服务平台,持续加强财税、金融、土地等多领域政策协同联动,实现政策“精准直达”、诉求“一键响应”。通过推进“一件事”套餐集成改革,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此外,松溪还积极开展“亲清下午茶”“同心·围炉”等品牌活动,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入企巡诊”。
2024年以来,已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各类难题近50项,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2025年上半年,全县新型轻纺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7.56亿元,同比增长33.9%,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7.3%,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接下来,松溪县将持续推动‘党建链’与‘服务链’深度融合,切实将‘党建温度’转化为‘发展热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松溪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艾惠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