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的骄阳炙烤着南平的柏油路,我却觉得连空气都沁着蜜糖般的甜。妻儿乘高铁从福州赶来,行李箱轮子碾过站台的声音,像极了童年巷口卖麦芽糖的老伯摇动的铜铃。两日的周末时光被填得满满当当:云谷公园的绿荫里藏着儿子追逐蝴蝶的欢叫,赤岸湖畔的晚风裹挟着妻子轻柔的絮语,水之厅公园的喷泉下,我们三人的影子叠成最温暖的剪影。
目送他们登上返程列车时,月台广播声忽然变得模糊。我站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发了条朋友圈,配图是和儿子一起游玩的精彩瞬间。没过多久,便得到挺多点赞,然而其中一条留言却让我怔住——那个熟悉的名字,正是七年前在平潭课堂上坐在前排的身影。记忆如潮水漫涌,那年的七月,我在平潭讲授写作课程,她在当地挂职,笔记本端正地放在桌上,笔尖随着我的讲解沙沙作响。谁能料到,当年讲台上下的点头致意,竟会在多年后化作同饮一江水的缘分。
2022年调入南平工作以来,我时常揣着采访本和笔,流连于市井巷陌,用文字定格这座城市的变迁。而她后来也调入这里的下属单位,虽同处一城,却因各自忙碌鲜少碰面。直到那个寻常的工作日,我去某局办完事情,特意绕道她的办公室。推开门时,窗棂透进的光斑正落在她案头的绿植上,恍若当年平潭教室里跃动的晨曦。
“尝尝本地的新茶。”她起身冲泡,沸水冲入瓷壶的刹那,蒸腾的水雾瞬间弥漫开来。杯中舒展的叶片沉浮起落,恰似这些年辗转漂泊的时光。我们聊起平潭海边咸涩的海风,说起初到南平时人生地不熟的窘境,又笑谈各自工作中那些啼笑皆非的插曲。
临别时她执意相送,电梯间沉默却温暖。走出大楼时夕阳正斜,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我的车轮旁。透过后视镜看见她还站在那里,身影渐渐变小,却始终朝着这边张望。忽然想起平潭渔民常说的谚语:“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日子久了才看出谁是真朋友。”此刻方觉,有些缘分不必刻意经营,自会在岁月长河里沉淀成琥珀。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有人陪你走过熙攘的人群,有人愿与你共品一盏清茶。那些穿越山海而来的重逢,不过是命运早已备好的注脚——原来最好的安排,总是发生在不经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