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云雾缭绕山间,层叠的梯田翻涌着金色的稻浪。位于村口的“向云端”咖啡屋内,咖啡香气四溢,几名游客正悠闲地享受着午后时光。主理人尤倩倩站在咖啡机前,专注地萃取着一杯浓缩咖啡。
这份“家门口的事业”,始于返乡青年尤倩倩对乡村机遇的敏锐捕捉。
2023年8月,曾在哈尔滨打拼的尤倩倩来到政和县念山村。彼时正值“露营热”,而政和县内尚无成熟的露营地。“当时就觉得这是个空白市场,念山村有山有水有梯田,环境这么好,肯定能吸引游客。”凭借在餐饮与茶叶行业积累的经验,她果断出手,在念山村打造了政和县首家露营基地。
“刚开业就挤满了人,周末和节假日更是要提前预订。”让尤倩倩更欣慰的是,露营基地打响名气的同时,念山村的文旅业态也愈发丰富,吸引了更多游客。
2024年,借助政和县创新打造的“拎包创业”模式——通过改造闲置农房,配套基础设施,让创业者实现“零成本”入驻,尤倩倩在露营基地附近又打造了“向云端”咖啡屋,将休闲茶饮与乡村美景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从哈尔滨回到念山,不只是距离的缩短,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谈及返乡初衷,尤倩倩坦言,家乡的亲近感、更自主的时间,以及日渐成熟的乡村文旅环境,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留下。“那时候乡村文旅正处于上升期,政府对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对我们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家人担忧她在山村开露营基地和咖啡屋 “不现实”,担心无人问津。此外,招员工难、缺相关经验等问题,也让她一度陷入困境。“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而且我之前没做过露营和咖啡相关的业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更让她感慨的是,早期的念山村文旅业态单一,缺乏成熟模式可借鉴,“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
她一边积极对接政府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与创业指导,一边主动学习露营运营、咖啡制作等知识。如今,她已从当初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青年创业者。念山村的业态也日益丰富,“现在村里有吃有住有玩,游客能待上一整天,人气比以前旺多了,营业额稳定,比在哈尔滨打工时,心里踏实多了。”
近年来,念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做好节点景观和旅游设施提升,积极推进综合业态提升改造。如今,村里已吸引了39名“三乡人”发展新兴旅游业态,打造了拾忆童食铺、“缦田听山”木屋民宿、“有间米铺”等14个精品业态,培育“云上念山”乡村文旅品牌,串联起文旅发展建设带,实现了整村景观和文化生态的全面提升。
“下一步,我们希望以厝角自然村为主要发力点,带动‘云上念山’景区整体发展。同时,通过跨村联建机制,把东峰村和东山村纳入党建片共同发展,以旅游发展为抓手,推动三村实现共同富裕。”念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泳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