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筱惜)茶香漫幽谷,文脉系两岸。11月14日至16日,“茶香两岸·文脉相连”两岸文艺工作者交流采风活动走进武夷山。
本次采风活动以茶博会为契机,邀请两岸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在亲身体验与交流研讨中,探寻武夷山茶文化与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蕴,捕捉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的生动图景,以笔墨为桥深化“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共鸣。
武夷山茶文化与台湾茶文化本就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从武夷岩茶到台湾乌龙,茶脉延续是文脉传承的生动见证。”站在先祖曾生活的土地上,朱熹21世孙、台湾著名作家朱振藩感慨万千,此次与同为知名文学家的妻子关蕙明携手而来。“回到朱子故里,品着同源茶香,心中的文化归属感格外强烈而真切。”
泛舟九曲溪,看碧水蜿蜒绕丹山,如画风光尽收眼底;漫步茶足径,闻茶香沁人心脾,大坪洲茶园绿意令人沉醉;走访五夫镇,在古街旧巷中,探寻朱子先贤胜迹遗风;观看《月映武夷》光影盛宴,细品“朱子家宴”地域风味……采风团步履不停,茶文化、朱子文化、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等题材,都成为文艺工作者们眼中的创作富矿。
“山水是无形的诗,这样的极致美,值得用文字永恒定格。”来自福建文学杂志社的女作家贾秀莉(笔名小山)计划着创作抒情散文。
“走在茶足径上,左侧是溪流,右侧是茶园,远处山峦起伏,是最动人的创作素材。”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台湾籍青年学者张玉明,不时驻足提笔,记录涌动的灵感。
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同样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嘉宾。在沈丹乡村美术馆,大家参观乡村文创作品,品尝熏鹅、笋干等闽北特产,听当地村民讲述乡村发展的新故事,真切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武夷山水与茶韵中,藏着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而两岸文艺工作者的交流,是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必将让这些文化宝藏绽放更夺目的光彩。”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练建安一番话语,道出众人心声。
据悉,此次采风活动中诞生的诗歌、散文、随笔等各类文艺作品,将汇编成《茶香两岸·文脉相连》作品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又一见证,让“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在笔墨书香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