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奥)16日上午,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开馆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发布《武夷岩茶品饮方式白皮书》《建阳小白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白皮书》,促进两大茶类的标准化与价值提升。
武夷岩茶作为中国乌龙茶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岩韵”、优异的品质闻名于世。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研究编写的《武夷岩茶品饮方式白皮书》,聚焦大红袍、水仙、肉桂等品种,详细介绍了武夷岩茶的品饮原则、品饮顺序,对岩茶冲泡方式提出科学建议及品饮方案,还对武夷岩茶品饮记录与评价、品饮环境与器具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系统阐述建阳小白茶的品质特征,受建阳区政府委托,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化学分析,系统研究了建阳小白茶滋味成分与保健功能,编写了《建阳小白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白皮书》,阐释了建阳小白茶品质评价关键技术、品类与产品分级、特征香气与滋味形成的物质基础,解码了建阳小白茶的健康功效。该白皮书指出,建阳小白茶能够调节糖脂代谢、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具有抗焦虑、抗抑郁等作用。
“这两份白皮书的发布,旨在科学引导大众通过正确的方式解读和感悟武夷岩茶、建阳小白茶的独特魅力,推动南平茶产业做大做强,拓展茶叶市场。”刘仲华表示,接下来,《武夷岩茶品饮方式白皮书》将向相关行业组织发放,《建阳小白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白皮书》将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刘仲华认为,南平茶生产历史悠久,是“三茶” 统筹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与生动实践典范。他建议,南平茶产业发展要坚持科技和文化双轮驱动,通过科学种植优质茶、科学分析茶的成分与健康属性,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同时,持续厚植茶文化深厚底蕴,系统展现南平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茶产业的创新活力、产业链优势,打造更有影响力的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