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第5版: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为法治担当

——2023年南平检察机关工作亮点纷呈

2023年9月,以南平市人民检察院为主组建的监狱交叉巡回第二检察组在永安监狱开展交叉巡回检察。

2023年10月10日,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闽北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和英烈保护座谈会,并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会签《关于开展“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为闽北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和英烈保护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3年5月29日,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夷树光”未爱联盟新闻发布会,介绍南平检察“夷树光”未爱联盟成立一周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

2023年3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赣检察“2+5”协作机制暨检察监督专项启动仪式在武夷山举行。

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曾传红一行到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并召开服务营商环境座谈会。

南平、建瓯两级检察院联动办理的一起申诉案获评全省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优秀案例。图为检察官向当事人了解案情。

顺昌县人民检察院围绕党委政府“零碳顺昌”的发展定位,立足生态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全国首创认购碳汇替代性生态修复机制,打造“一路碳寻检绘蔚来”检察文化品牌,该品牌入选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品牌40强。

浦城县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积极打造“兴路相伴 检村同行”品牌,以富岭镇大水口村为试点,打造全市首个服务乡村振兴检察实践基地。

2023年6月5日,南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南平市生态环境局、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举行普法宣传活动。

延平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山 水 渔 砂 岸”五大主题,持续打造“检为青绿 一江碧水”特色品牌,该品牌被评为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优秀典型案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省委“三争”行动和市委“五增”目标,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守正创新推进各项检察工作新发展。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4399件,其中审查逮捕1301件1992人,审查起诉3946件5402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等监督案件9152件。在省检察院通报的22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中,我市有17项排名全省前三,25个案件入选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典型案例、优秀案例,业务质效继续排在全省前列。

践行重要嘱托,服务保障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过去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一切从政治上看”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积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以法治力量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着力推进平安南平建设方面,2023年依法办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批捕1336人,起诉3681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故意杀人、抢劫、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批捕120人,起诉252人;坚决严惩缅北电信诈骗犯罪,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已批捕51名遣返人员。

奋力护航美丽南平建设方面,聚焦市委“增绿提质”“四个全域”等要求,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保护”“闽江源头治理”等专项检察监督,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63人,公益诉讼立案389件;持续落实“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等机制,共筑生态保护大格局;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等多方支持下,升级打造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全面展示检察护航美丽南平的生动实践。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出台“护航民营经济十五条举措”,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严惩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洗钱等犯罪179人,促进防范金融风险;共有12个集体和个人获评全国、全省打击治理洗钱犯罪先进。开展营商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提出检察建议278件。融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2件。

倾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方面,制定“十九条措施”,一体推进服务和保障美丽乡村;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开展专项检察监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8件,督促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林地239亩,有力维护粮食安全。

用心用情办好为民实事方面,密切关注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2人,公益诉讼立案88件。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741人,力促追赃挽损1842万余元,牢牢守住群众“钱袋子”。持续开展根治欠薪“雷霆行动”,帮助181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296万元。扎实推进司法救助等民生实事,向113名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55万元,司法救助率连续三年全省领先。

用情守护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联合南平军分区、解放军福州军事检察院等单位召开闽北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和英烈保护座谈会,开展“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协同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丰富南平全境原中央苏区历史内涵;持续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公益诉讼立案72件,督促职能部门强化对朱子文化、古籍善本、古廊桥等文物遗址遗存的修缮保护,为赓续文脉注入检察力量。武夷山、政和检察院聚焦服务“三茶”统筹发展开展专项监督,建瓯市检察院成立历史文化街区司法保护中心,建阳区检察院打造“建盏文化保护实践基地”。

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方面,积极推进“督促监护令”“春蕾安全员”等机制,以司法保护促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推广,办理的2起猥亵儿童案入选全省优秀案例;组建“南小理”法治宣讲团,围绕“禁毒反诈”“校园安全”等开展法治宣传225场,弘扬法治精神;“夷树光”未爱联盟品牌取得新成效,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方面,注重抓前端治未病,持续落实最高检“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制发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检察建议95份,督促职能部门整治整改,助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依法妥善办理群众信访1269件。深入开展重复信访积案“清仓”和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市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做法成效被最高检专刊推广。

全面履行“四大检察”职能方面,强化法律监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刑事检察更加有力,紧盯司法不公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活动监督力度,共监督立案78件、撤案35件,纠正漏捕、漏诉223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117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民事检察更加精准,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办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414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14件,采纳率100%,针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77件,采纳率100%,对依法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同步做好息诉服判工作;行政检察更加有效,办理各类行政监督案件1080件,就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问题发出检察建议86件,采纳率100%,围绕强制隔离戒毒、征收社会抚养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提出监督意见505件,黄某某等5人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公益诉讼更加有为,继续深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等传统监督领域,不断拓展英烈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定新领域,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30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46件,完善推广公益诉讼圆桌会议、诉前磋商等机制,招募209名志愿者,组建“益心为公”团队,让公益保护最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2023年,南平检察机关始终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真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年,刑事检察更加有力,民事检察更加精准,行政检察更加有效,公益诉讼更加有为。新的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将不断谱写人民检察事业新篇章,为我市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化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由南平市人民检察院提供。)

作者:□本报记者 龚祖雁
2024-01-09 □本报记者 龚祖雁 ——2023年南平检察机关工作亮点纷呈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1745.html 1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为法治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