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传承弘扬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奋力打造闽浙边现代化生态新城。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2023年,政和县“五个万亩”现代农业工程、省级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该县获评“三茶统筹”先行县域、“高山白茶核心产区”“中国高山蔬菜之乡”,被命名为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澄源乡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工业用电量增长7%。实施技改项目86个,完成投资25亿元。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数字经济产业工会联合会,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绿色工厂3家,成功打造全省首个竹企5G全连接工厂。
茶、竹等特色产业高速发展。星合柒号茶厂实现投产,瑞和白茶庄园、罗金山茶旅康养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政和白茶国家标准修订、政和白茶泡茶器具等3项团体标准制定。“以竹代塑”示范县加快建设,完成竹产业链产值67亿元。“政和白茶”“政和工夫”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分别达60.58亿元、41.88亿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榜单;省竹标委秘书处落户政和,为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全域旅游稳步提质。全县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25.5%,实现旅游收入增长29%。以佛子山、洞宫山、石圳湾为金三角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秋色山景、生态康养”之旅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政和县获评“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入选省级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杨源乡大溪村发掘“奇异福建龙”“政和动物群”古生物化石,是已知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也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恐龙化石,政和成为目前全球在整个侏罗纪发现鸟翼类恐龙化石三个保存地之一。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三争”行动、“三大攻坚”行动考评,政和县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分别位居全市前三、前五。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居全省山区开发区第七、全市第一。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88名、全省第三名,连续四年获财政部正向奖励,是全省唯一连续四年进入全国排名前200名的县。
2023年,政和县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91个、总投资182亿元;3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7亿元。鑫三伟漆包线加工等87个项目开工建设,南庄洋片区市政道路等71个项目加快推进,城区高水高排等60个项目竣工。投资5.1亿元的“中国竹具工艺城”开工建设,闽北绿色家居产业园加快推进。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35个、总投资44.7亿元,其中立博奥、浙立合金等2亿元以上“一把手”招商项目4个。桐珍白茶等在谈项目22个,总投资41.7亿元。上海美科、必拓必和等招商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深化与香港凯捷、新亚行集团合作,外资到资206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4.7亿元,增长7%。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创新远程帮办服务,“一件事”套餐落实率达95%,“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达99.9%。创新开展百名法特派服务百家企业活动,兑现惠企资金3679万元,帮助企业争取增产增效贷款1.12亿元,落实减税降费1.06亿元。深入实施“并联审批”机制,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项目11个。开展“一县一试点”专项改革,实施“一乡一试点”“一部门一特色”改革项目62个,入选首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国企改革新路径,全省首家县属国企和央企中石化合作经营的加油站正式运营。建立市级以上科特派服务团队38个,白茶城科特派工作站入选全国骨干科特派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建设品质逐步提升。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81个,总投资72.7亿元。老城更新提质,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党群连心家园、塔山福道投入使用,人武部新营区基本建成,凤嘴、北门、南门下巷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城东冷链仓储交易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奥体佳苑开工建设。城镇河道综合治理14.7公里,新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1个,铺设市政管网54.6公里,城市立面改造23万平方米,规模化花化彩化4.9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新城建设加快,实施新城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26个、总投资56.5亿元,同心创业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4号楼等项目投入使用,竹博馆、新城大桥等项目快速推进。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开展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0个,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5公里、乡镇污水管网37.7公里、供水管网89.9公里。评选第二届“新政和人”10名,开展“最美新乡贤”“最美新农人”评选活动,“两支队伍”联农带农机制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全省仅2个地方案例入选。乡村振兴热度指数评价综合排名居全省前十,获全国首批“乡村振兴传播基地”称号。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2023年,36项市县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民生领域支出19.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
稳岗稳工政策全面落实,建成规范化“零工市场”、县城人才驿站示范站,城镇新增就业2011人,完成率居全市第一。中职校产教融合一期项目竣工,第六实幼、同心小学投入使用,复办政和一中初中部,学前教育普惠率达100%。政和一中入选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第一实幼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高考本科上线率实现“四连增”,中考、初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健康政和”建设扎实推进,县总医院实施第四轮托管,建立三甲医院名医工作室11个,总医院应急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开工建设。云根书院提升改造、朱子孝道园、闽台青年融合数字文化IP馆等项目基本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廖俊波体育中心、智慧体育公园等项目序时推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本版文字由阮倩敏、曾大龙采写)
图片说明:
政和县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 (李世翔 摄)
建设中的中国竹具工艺城 (叶维荣 摄)
新城大桥将进一步完善政和新城交通路网结构 (叶维荣 摄)
茶竹空间 (阮倩敏 摄)
洞宫山美景 (王祥春 摄)
塔山福道 (郭斯杰 摄)
立面改造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叶林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