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宁上高速楼下出入口工程等“两通”工程项目集中开工、沙南高速公路南平段建设快速推进、洋坑码头货物吞吐量超4.5万吨、武夷山机场多条国内航线复航加密、普通公路持续提质改造……日趋完善的交通路网结构,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推进剂”,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项目强基,织密交通网
五夫翁墩至上梅荷墩段公路、邵武大竹谢墩至城郊莆明段公路等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国道G316成功路至东坑段改扩建二期工程等7个在建国省道项目加快推进;
南平港区洋坑码头12#泊位、港池工程、一期航标工程完成验收,港后配套区等基础设施按序时推进;
……
2023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扎实开展“三大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乡镇便捷通、邻县通高速的“两通工程”,推动全市22个交通项目列入全省“两通工程”项目,计划投资606.69亿元。其中,沙南高速完成投资33.044亿元,超年度投资10.15%;洋墩互通完成投资8120万元,占年计划101.5%;洞宫山互通开工建设,京台高速建瓯北出入口工程等5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南平互通及接线工程、福银高速洋中互通及接线工程(南平段)2个项目完工。
我市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国道528线政和省际通道路面改造工程、国道G322线建阳区麻沙镇永兴至长坪公路改造工程、建阳区黄坑镇至际下(邵武界)公路改造工程、南平武夷新区高速收费站出口至省道S302连接线工程、G237线武夷山市桐源至七马槽段公路工程、G322线浦城万安吴山下至莲塘余乐段公路工程等一系列强基项目陆续完工通车;有序推进7处省际通道综合提质工程建设,其中,国道528线政和岭腰至浙江庆元界、国道353线浦城盘亭至江西广丰界、国道205线浦城仙阳至浙江江山界等3个工程完工通车,国道353线光泽鸾凤至江西黎川界正在加紧建设中,剩余3处也将全面开工,全市普通公路路网更加完善。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16个现代物流项目完成投资17.33亿元,武夷新区智慧物流园恒冰智能冷链仓储项目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打造“一单制”多式联运模式,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开通建瓯至成都、建瓯至重庆、建瓯至贵阳等3条“公铁联运”线路;新增国家2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8家。2023年1-3季度,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79.15亿元,比增5.6%,运输经济稳步回升。
保障民生,提升获得感
“李师傅,这些山货就麻烦你了。”“李师傅,我妈妈在镇上订了生日蛋糕,你一定要记得帮我带回来啊!”……每天,光泽县“客货邮融合”车辆驾驶员李和金都会从杉关村村级服务点出发,中途在止马镇服务点卸货,最后到达县汽车站,带上需要寄出的快递,下午返回时再捎一些带回来,顺带给村民们带点他们需要的日常用品、药品等。“跟村民们来往多了,大家也就亲起来了。这份工作让我觉得越来越有意义了。”李和金说,在南平像他这样的“快递员”还有26人。
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运营线路、运输信息等方面深度融合,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2023年,我市新改建2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4个港湾式客运站,新增4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进驻物流快递品牌,新开通6条“客货邮”融合线路,建阳区、建瓯市、光泽县三地被确定为2023年度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
“客货邮”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一年来,我市投入7.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334公里,新增通硬化路20户及以上自然村200个,建设美丽农村路150公里,实施生命防护工程320公里、路面修复14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42座,我市城乡交通便捷化、通达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优化城乡公交线路18条,开通“护学”通勤等定制班线24条,推出农村客运数智化服务等。
同时,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方位完善高铁站候车、接驳、导引等附属设施,开展站前秩序整治,开设“温情巴士驿站”等公交服务站点,提升群众出行满意率,并通过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增加充电设施配置等举措,鼓励推广绿色出行。一年来,新增新能源出租车205辆、新能源公交车60辆、新能源货车10辆、新能源客车72辆,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8.69%。
创新举措,赋能新发展
不久前,总投资6000万元的政和县新城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在政和县水美片区打造一个集农村客运、公交停车泊位、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旅客集散、车辆检修、智能调度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枢纽站,通过便捷的集疏运体系,实现过站旅客“零距离”换乘,推动“交旅融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多维支撑的全域“交旅融合”格局,在道路、航空、水路、运输上多维发力,加速形成多向立体、快速联通、辐射周边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推动“251”环线核心路段全线贯通,印发《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交旅融合发展规划》,谋划X860桐麻线等35个环线分支项目,加快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建设,“世遗1号风景线”邵武城区段提升改造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制作闽江旅游宣传视频,推出有轨电车国庆假期免费乘行,新增5条微循环旅游公交专线,旅游接驳运输网络更加完善。1-11月全市旅客周转量5.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4.1%。我市还出台《南平市促进航空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开展促进全市航空市场高质量发展行动,制定航空市场发展规划、航线航班网络布局及开设规划,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开展航空旅游营销,实现武夷山至北京航线加密、武夷山至厦门航线复航。
此外,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开展以党建带动行业建设,活化“党建+”理念,积极构建“党建+业务+特色”工作格局,沙南高速、省际通道建设、洋墩互通等重点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攻坚队,推动解决技术攻关、要素保障等难题;交通物流行业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创建全省首个交通物流、快递行业党建品牌矩阵,创新“三心三新”和“大邮可为”工作法,凝练“12345”“五心向党”工作举措,探索“党建+一县一品”,全市物流行业党员覆盖率、党组织覆盖率比增30.4%、249%。
过去一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紧扣“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目标,着力突出“稳增长、促循环、优服务、强治理、保安全”,全市交通运输经济稳步提质。2023年,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0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比增35.3%,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严岚)
路修好了,出行便利了!
“这些年路修好了,既便利了我们出行,也带动了村里经济增长。”说起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便利,光泽县寨里镇桃林村村民蔡忠洪感慨不已,他说:“我目前经营着一家合作社,种植些火龙果和应季蔬菜,过去进城的道路坑坑洼洼、路面狭窄,大车进出容易堵,很不方便。现在不用为躲避一路上的坑坑洼洼和避让车辆费心思了,宽敞平坦的双车道通到了村里,我们村的瓜果蔬菜能更快地运进城了,瓜果更新鲜、品相更好,销量都上去了,我们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方燕 翁景怡)
货运业务的开通,为我们节约了成本
“2023年初,松溪火车站货运业务开通,给我们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在我们每个月可以在松溪火车站发送8-10个车厢的货物,物流成本省了许多。”福建宇森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英多对松溪“公铁联运”项目十分满意。黄英多的公司主要经营生产塑料袋产品,产品主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黄英多说,此前,公司产品运到中亚地区需要经过建阳区中转,如今,公司货物直接从松溪火车站就能发车,每年光物流费用就能省下25万元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增强了他们扩产的信心。 (严岚)
“客货邮”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以前,我都要等到圩日的时候去取快递,所以一些要及时签收的,我都不敢在网上买。现在,有了这个‘客货邮’融合,村里也有快递服务站点了,我想买啥都行。而且自己搞的农产品走‘客货邮合作线路’就能从村里进到城里。平时想去城里医院看个病或者带孩子进城逛逛,一个电话就能约到车,方便多了。”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村民李建华说。 (蔡婷婷)
图片说明:
麻桐线位于建阳区黄坑镇、麻沙镇境内,是全省唯一获评全国“第三届美丽乡村路”
武夷山公路分中心洋庄公路站养护人员在G237线武夷山分水关路段铲除路面积雪。
(刘仕友 摄)
国道205线浦城段省际通道路面改造工程二期现场
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在客运执法检查时对乘客进行普法宣传
国道528线政和省际通道路面改造工程一期主体工程完工
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为高考学子开道护航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平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