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展示,获得中国国际交流协会致函感谢;“北苑贡茶·龙团凤饼”、岩茶文创产品分别被国家版本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收藏。
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瓯市双龙戏珠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阳区荣获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荣誉。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达5830.87万人次、590.37亿元,比2019年分别增长33.8%和14%,两项数据恢复情况分别居全省设区市第一、第二,其中,武夷山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078.1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9.02亿元,增长57.4%。
……
2023年,市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围绕“大武夷旅游圈”,进一步丰富环带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全力激活文旅市场活力,做大做强做优文旅发展大文章。
牢记嘱托 讲好大武夷文旅故事
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的嘱托,发挥“双世遗”和国家公园的双品牌优势,大力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抢抓疫情影响下线上宣传需求增长契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矩阵,讲好南平故事、环带故事,让魅力武夷、绿色南平享誉海内外。
——健全宣传矩阵,引爆话题热度。我市强化部门联动,联合武夷山市共同组建南平文旅传播中心暨武夷山文旅国际传播中心,统筹各方力量,谋划南平文旅营销重点和重大活动,推动形成爆点宣传效应和消费浪潮;组织开展星辰计划,孵化一批规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南平文旅“星推官”,构建“新型智能化旅游大数据平台”,切实提高南平旅游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立足我市好山好水好风光,举办武夷有轨电车沿线风光体验活动、天村稠岭音乐节、九曲回响·武夷山国家公园电音节等数十场线下活动,增强游客体验,推动“山盟海誓”旅游产品发布暨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旅游推介活动和“网络名人看武夷”茶旅新视界文旅采风活动,实现网上话题阅读量达3257万、突破7.4亿。全市旅游相关新闻在《新闻联播》《共同关注》等国内重要新闻栏目上报道近60条。
——强化区域协同,打响品牌声望。以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为着力点,开展“这边是山,那边是海”武夷山(厦门)山盟海誓文旅茶推介会、平潭&南平“山盟海誓”旅游联合推介会、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长三角推介会、武夷山(上海)文旅茶会暨2023年福建武夷山春游季推广活动、“武夷山水 度假胜地”(郑州)南平文旅推介活动等多场文旅推介活动;与省歌舞剧院共同创作《大儒朱熹》音乐演唱会,全网传播点击1.5亿人次,组织16个国家的汉学留学生、国内朱子文化科研院所专家、朱子后裔、台湾青年学者等队伍,参加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主线的“朱子之路”研学,受到广泛赞誉。
优化产品供给 激活文旅内生动力
一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顺应疫情后出行方式变化,开发一批休闲康养、研学科考等适合不同群体消费的新业态,围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精选推出武夷梦华录等42个沿线游览打卡点,围绕“茶乡疗愈”主题,推出“茶乡疗愈九式”主题旅游产品,形成“吃有茶膳、住有茶香、行有茶径、泡有茶汤、购有茶礼、看有茶戏”的茶乡疗愈新业态。同时,力促特色线路提档升级,串珠成链推出茶乡疗愈采茶制茶体验线、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探源线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山盟海誓”主题,打造“山盟海誓”旅拍文化基地,热推爱情特色线路“山盟海誓爱情纵贯线”;深挖本土文化内涵,重点打造“朱子之路”研学旅游品牌,推出敬祖寻根、朝圣传习、向学启智、立德倡廉、儒风宋韵等5条朱子文化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打造第一批市级非遗传习所30余家,开发孝母饼、朱子茶、朱子扇、朱子玩偶等旅游食品和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大武夷旅游”品牌势能。
此外,全市制定出台《南平市促进旅游消费六项措施》《南平市航空市场旅游营销奖补政策措施》等相关政策,针对会议、活动、研学疗休养、专列等项目进行奖补,累计奖补资金300万元;持续推出景区免票政策,激励旅游企业开阔客源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旅游市场保持加速回暖的态势,进入全面复苏新通道。
在此基础上,为激发文旅产业新动能,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全市共25个项目列入年度全省文旅重点推进项目库,总投资115.64亿元。环带20个文旅项目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额度6.93亿元,同比增长20.31%,环带10个“十大支撑”文旅在建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5.64亿元,积极推动环带40个打卡点实施景观提升工程,持续丰富环带文旅业态;围绕武夷山峡湾等重点片区,深度策划峡湾亲子研学基地文旅项目,热推武夷山航天研学体验馆、建阳考亭梦华录、建瓯铁井栏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受到市场热捧。
紧扣惠民便民 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2023年,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建设南平数字文旅消费地图,收录全市文旅场所、非遗文化、民宿酒店、特色美食、便民服务等信息,打造“落花有意”AR场景数字化体验项目,增强游客体验;编撰完成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暨251环线打卡体验点导游讲解词,开展251环线导游讲解员理论学习培训,提升导游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加强景区常态化讲解服务队伍建设。
同时,建设武夷新区云谷步行街、武夷山“宋街”等街头文化艺术街区,打造南平大剧院阅读服务空间、浦城县城市书法等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开展“云谷月·中秋情”南平市街头文化艺术展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60余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乐活暑期·共享非遗”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市文旅局多措并举助力景区提档升级,积极争取省级景区提升补助资金90万元,用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遊小镇汽车主题乐园景区、云灵山旅游景区等3家景区提升项目建设和景区品质,指导A级景区围绕森林防火、地质隐患、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等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好汛期专项检查工作等,形成问题清单并完成整改;出台《南平市文物局关于建立文物工作“一季一告知”制度的通知》等制度,健全文物安全保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签订文物安全责任状3000余份,持续更新3868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公告公示牌,全面落实99处省级及以上文保单位的专人一日一巡查,组织开展全市文物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实地检查文保单位146处,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81个,筑牢安全底线,守护文脉传承,为我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铸魂赋能。
图片说明:
2023年5月20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南平支队武夷山大队举行“来福建勇敢爱 山盟海誓在武夷”为主题的集体婚礼。
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入口小镇·建阳区黄坑镇打造旅游经济
武夷·梦华录主题园拥有100多栋仿古建筑,亭台水榭一步一景,再现两宋时期建州盛景。图为位于建阳考亭旅游度假区的武夷·梦华录景区。
武夷山月亮湾俯瞰
武夷山景区民宿推出“围炉煮茶”套餐吸引年轻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