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第8版:

昔去立雪恒,今来韵满厝

游定夫祠

斗拱翘角

御赞匾

励狮山而钟秀气,带凤水而焕文光。延平凤池村的良田溪涧之间,一座古朴庄严的古厝傍山而立。“程门”“立雪”四个金字,在时光流转的风沙中依旧闪耀,似铜像展开的双臂将旅人引入这座游定夫纪念馆。

此馆源于元朝延祐三年(1316年),为纪念游酢而修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历经明、清朝4次重修、重建,今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遗存,是全国仅存的游酢专祠。1992年8月辟为游定夫纪念馆,1996年9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整体风格古朴,门楼为单楼八字墙式,飞檐斗拱翘角冲天,前后堂皆为单檐悬山穿斗式,颇具闽北建筑特色。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庭院、中堂、天井、大堂,铺有鹅卵石路贯通前堂后厅,四面围墙翘檐,内分东南两庑,大堂的额枋处,悬有宋理宗皇帝“御赞匾”及“慕德报功”“报本思源”等8块牌匾,馆内还存有各代的碑刻、楹联、绘画等文物,处处可见可感游酢的才识德范。

游酢,字定夫,号广平,生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学者称豸山先生。历任知县、知州、监察御史等职,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游酢虔心问道、尊重师长,与杨时北上求学拜访老师程颐时,留下了“程门立雪”千古佳话。学成后毅然载道南归,二人合力开辟八闽理学之先河,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再兴注入源头活水,被尊称为“道南儒宗”。游酢不仅是著名理学大家,他的政绩与理学成就同样卓著,程颐曾评价其“德气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甚远”。从政30余年,以清德惠民蒞官,理政有方,为官清廉。宋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内忧外患,腐败风行,游酢勇克时艰,上任监察御史,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向朝廷上书《论士风疏》,提出“倡清议于天下”,让老百姓对士大夫阶层实行公开评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群众监督。

游酢一生兴学重教,留下家教遗训诲子明理,故此游氏后代人才辈出、文风蔚起,“贫莫愁兮富莫夸,穷不丧志富不淫”的清廉家风家训,不仅是对游氏后人的教诲,也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良好家风家训的宝贵精神财富。

昔日荣光今任耀,清正廉韵远相传,这座焕发文光的田间古厝,仿佛裹挟着北宋年间下的那场白雪,将古圣先贤之志、廉官才德正气,飘扬到了我们眼前。

如今游定夫纪念馆丰富的文史物料,为往来学者研究闽学、传统文化继续发挥着“存史、教化、资政”功能,是开展文化交流研学活动的重要教育基地,溶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于一炉,使理学文化代代传承不衰。

(南平市延平区纪委监委供稿,胡金俤、郑惠平、吴雅倩等摄影)

作者:
2024-02-19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3414.html 1 昔去立雪恒,今来韵满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