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看这龙年盲盒挺喜庆,买几个家里摆摆,挺好的。”“看直播抽盲盒,开始是好奇,后来就迷进去了。”……眼下,“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因其本身的趣味性、多元化,受到了大众的追捧。而收集盲盒,也成为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新主张。
万物皆可盲盒
潮玩手办盲盒、饼干糖果盲盒、水果盲盒、文具盲盒、机票盲盒、珠宝盲盒、茶盲盒……随着越来越多的领域参与到“盲盒+”的模式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体验到了更多的娱乐性。
记者近日走访延平、建阳等中心城区时发现,大型商超里盲盒集中展示销售区旁,总有年轻朋友围绕,他们或是为自己,或是为朋友,或是为孩子挑选盲盒作为“惊喜的礼物”。
“孩子要好的同学过生日,无论是送贵的还是便宜的,都怕孩子间会攀比,所以大家提前约定了,都送盲盒,送个‘惊喜’。”在建阳区某大型购物中心内,陈悦和女儿有商有量,精心挑选、比对着不同系列的盲盒。
的确,所谓万物皆可做成“盲盒”,实质是商家在拿捏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期待值。但目前,南平中心城区商超聚集在售的盲盒,多以卡通玩偶、联名玩偶为主,少有见文具盲盒,而水果盲盒、鲜花盲盒、茶盲盒仅有个别商家在尝试、探索。
购盲盒渠道多
面对消费者越来越多元的消费需求,盲盒应运而生,填补的是消费过程中娱乐性的空白,让人们在购买的过程中,可获得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和快乐。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南平,大多数消费者的盲盒购买渠道是“线上”,其中通过专业购物网站、官方小程序、视频直播间等占绝大多数,通过二手交易APP、网友“点对点”交易等是少数。
“经常在睡前刷视频,碰上盲盒直播会看,喜欢就下单。”市民缪女士表示自己购买盲盒,通常是没有计划的消费,所买的盲盒涉及种类范围也很广,包括手机钥匙挂件、水果、文具,等等。她还表示,有一段时间,自己很是沉迷盲盒直播间,因此买了很多其实自己和家人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用到的东西。
“以前是线下直营店买,现在我们这边线下没有直营店,所以大多是通过线上买。”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潮玩手办盲盒消费经历的熹哥说,“线上买挺方便,也不用担心假,但就是少了线下‘摇盒’的乐趣。”
记者发现,为满足线上盲盒消费者的线下消费体验感,在许多社交平台上应运而生了一个“新职业”——玩盲盒博主,他们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带粉丝“探店”抽盲盒或是拆自己已购买的盲盒来获取流量,产生收益。
警惕“盲盒陷阱”
在互联网平台搜索盲盒,除了惊喜的炫耀,也不难看到令人失望、遗憾的开盲盒经历分享——
“感觉自己被所谓的盲盒骗了”“零食盲盒开出了临期食品”“机票盲盒大概率都是冷门城市线路”……
“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逐渐“热”起来的同时,消费也应该理性看待。“商家把盲盒商品夸得天花乱坠,但现实情况可能就是很骨感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幸运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专学校教师提及,要警惕当前“盲盒热”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以及容易产生的黑箱操作、不当诱导、天价炒作等不法行为,特别要警惕这些心理、行为对年轻学生、青少年群体的伤害。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商家也会借着盲盒的噱头,进行虚假宣传,或是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例如有一些商家故意蒙骗消费者,将纸片、头绳包装成无人认领的快递、行李箱,再以盲盒的名头进行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