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辛苦,当班主任更辛苦,这是众多教师的心声。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日常教学中我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早上7点多进校门到晚上睡觉,一刻也不得消停,真受不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老师辛苦,但这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呢?与学生朝夕相伴之际,师生感情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之时,师生心灵更加贴近。教育就蕴藏在班主任点点滴滴的工作之中。
点滴之一——相识
学期初,我的班上又迎来了一批“亲弟子”,按惯例,作为班主任的我要先送上一份见面礼——主题班会,初次的见面非常重要,一定要精心准备班会的内容和主题,去年我带的是“历政地”组合,因为全年段这个组合只有一个班,所以我开学第一次的见面班会的主题就是——你们是最特别的存在,让学生感觉到“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要一直贯穿于班级的管理中,比如突出班级的优势。我们班的优势有多才多艺的同学,有体育特别好的同学等,我会利用这些优势,提升班级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点滴之二——相处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为什么不换个思路?我要尽全力“忽悠”我的学生。首先,平日相处要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其实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扬。我会在早读课、课间操,不经意地走过某个学生的身边,说些悄悄话,比如“这次数学考得不错”“最近地理大题答得有进步”类似这样鼓励的话,让学生觉得原来老师一直在关注着我,我要做得更好才行。其次,相处之中要大方地展示对学生的爱,我会在各种节日给足学生“仪式感”,一些小贺卡、小礼物,让学生觉得有一个爱他们的班主任,让他们动力满满。师生之间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建立彼此的信任感,让班主任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我曾经对他们说过:“都说花要全开,月亮要圆,都要达到完美才最圆满。可是,花开一半,月儿弯弯,虽有漏缺,也很好看。”他们都是十来岁的孩子,难免犯错,所以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陪着他们改正错误,不完美的小孩才是最可爱的。
点滴之三——相知
我以与学生的相知相惜为荣。要通过观察,通过科任教师的反映,通过与家长沟通而多方面地了解孩子,这样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班主任要善于察言观色、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
案例一:小王,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特立独行的男生,成绩较差,但是爱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想让老师觉得他是一个爱学习、认真读书的好学生,主动在班级担任英语课代表,做事积极。这位男生自律能力比较差,在一些课上会私自调换座位、讲话、睡觉、迟到等等,但是我并没有在全班面前拆穿他,而是在班级群里写了这么一段话:“不懂大家有没感受到最近班级的变化,反正我是感受到了,我看到了课上睡觉的人,私自换座位的人,我感受到了班级卫生每况愈下,我看到了早读课抄作业的人,上课讲话的人,迟到、不交作业、科任老师的告状……我的头很大,不知你们是何感受?”相信此文一发,会有很多人对号入座,小王也是,当天晚上他就私信我:“老师真的很对不起,这段时间我确实上课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经常和周围的同学进行课堂上没必要的交流,您对我足够信任,我真的不希望您对我失去最后一些信任。”我给的回复是这样:“老师的忘性比较大,过了就过了,新的一天加油吧!”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确实改变不少,课堂上认真许多,成绩也进步了。
案例二:小Y,家庭离异、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生,性子比较冲,讲话犀利,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经过我长期对她的观察,发现她爸妈早早离异,她是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因为工作忙,很少管她,她都是自己起床,自己准备一日三餐,自己来学校,家里有一只她最爱的猫咪和她做伴。每天早上到班上,她都会先吃糖,不管是棒棒糖还是其它小糖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为了走近她,我在一天偷偷塞给她一张纸条和一罐木糖醇,纸条上写着:“要按时吃早饭,别只吃糖,想吃糖的时候嚼嚼木糖醇吧,对牙齿好。”之后,我和她之间的沟通就变得很顺畅,她有什么心里话都会愿意和我说,我也去了她家家访,经常和她妈妈说要多关心孩子 。慢慢地,小Y和同学的相处变得融洽了许多。每次考完试我也会和她分析成绩,进步了鼓励她,她从原来的本科边缘生,慢慢进步,最后考上了本科。
相识容易相处难,能够相知相惜更是难,但是事在人为,只要彼此以诚相待,也许从相识到相知就不会需要太久时间。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世间最小的“主任”,我当得有滋有味,用心卖力,即使会不时地遇到难解之题,我也会想起汪国真的一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当一名人民教师,便只管真诚付出。用心教育,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