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
第7版:

政和竹片书画:

将青山绿水绘在“竹”林间

南平大剧院政和会议厅巨幅竹片国画《福地政和》。

小幅竹片书画作品适宜悬挂。

竹片书画作品在茶叶包装盒上的应用。



2022年1月8日,南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在南平大剧院政和会议厅的一幅来自竹具工艺城政和画师们绘制的长4.8米,高2.6米,一百多平方尺竹片国画《福地政和》得到了代表的高度赞扬,政和会议厅也成为南平大剧院耀眼的会议厅之一。

这幅竹片国画以政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为主要创作背景,融入政和念山梯田、木拱廊桥、云根书院等特色元素,展现了千年政和的青山绿水和文化底蕴。

竹片书画是一种在竹片上绘画的一种绘画艺术,传承于汉代竹简和清代的竹帘画。汉代的竹简是中国两汉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样。竹帘画在精编的竹丝卷帘上绘画,通常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国画技法。政和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土地深厚肥沃。非常适合毛竹生长,生产的毛竹粗壮、节少,韧性好,是很好的竹制品的材料,清代政和画家宋绍郊、严和(城邑人)、江汝舟(凤林人)等人就利用政和的特产,熟练掌握绘制竹帘画,光绪年间,画师江汝舟试用油漆制作彩绘画帘成功。这种画帘,是用光滑纤细的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编织而成,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国画,成为精美的壁饰和窗帘,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极富有东方色彩和民族气派。

近些年,政和画家陈贵旭从上海回到家乡政和,在导师蔡国忠先生指导下,恢复和传承竹片书画艺术,致力于竹片书画创作,把竹片书画与政和县竹、茶产业融合,为提升竹、茶产业产品进行融合,为政和竹产业增添附加值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努力。

竹片书画是在传承竹简和竹帘画的基础上,提升和创新的一种新的书画呈现方式。不仅可在竹板、竹片上作书画,亦可在竹屏风、竹家具、竹茶具、茶叶包装盒等上作书画,同时还可以制作大型墙壁竹片书画。

竹片书画选用的竹片,要用5-6年的竹子,通过高温(160℃)快速加热,进行防霉处理,压成竹板或0.3毫米以内的薄片,在竹板或薄竹片上书画,保留竹片自然纹理和质感,保留自然淡黄色,具有古色古香优点。竹片书画表现可以是国画、油画,也可以是水彩、漆画等画种及书法创作,各画种在竹上作画与其画画方法流程一致。大幅竹片书画可以挂在会堂、大客厅墙上,显得优雅大气,小幅竹片书画则适宜装裱悬挂,显得清新古雅,独具一格,富有浓郁的竹乡特色。竹片书画的产生一是拓展绘画艺术空间:大多数画家都是在宣纸、画布上作画,竹片书画为中国书画艺术拓展了在竹片上展现的空间。绘画与竹片的碰撞,画家与君子融合,产生了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二是畅享竹艺术生活:诗人苏东坡感慨:“岭南人当有愧于竹,庇者竹瓦,载者竹筏,书者竹纸,戴者竹冠,衣者竹皮,履者竹鞋,食者竹笋,焚者竹薪,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耶?”竹片书画以艺术品的形式,充沛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丰富竹产品文化:竹片书画,不仅可在竹板、竹片上作书画,亦可在竹屏风、竹家具、竹茶具、茶叶包装盒等上作书画,进一步完善提升竹空间品位,同时还可以制作大型墙壁竹片书画、提升竹产品的文化品位。政和竹片书画也因此在2023年10月成功入选南平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政和竹片书画传承区域主要是政和县熊山镇、石屯镇。熊山镇即为县治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政和县人才聚居地。有县美术家协会会员67人,其中:中美协会员2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8人,南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39人,为竹片书画创作提供坚强的传承保障。政和县做为中国竹具工艺城,竹资源丰富。政和县竹产业发展中心已经开发了竹产品七大系列,目前,已经把竹片书画列为竹产品第八大系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增加竹产品附加值。目前,政和美术家协会中陈贵旭、李左青、胡立火等画家们一起正推动着竹片书画艺术助力政和竹产业的发展。

政和竹片书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它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期待这种古老的艺术能够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竹片书画的独特魅力。

作者:□许望珠/整理 陈贵旭/供图
2024-03-04 □许望珠/整理 陈贵旭/供图 政和竹片书画: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4156.html 1 将青山绿水绘在“竹”林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