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5日
第1版:

“有科特派,我们更有底气了”

“陈教授,柿子树种下去了,但心里挺没底的。”

“别担心,通过科学的管护,能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那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

“注意管护,定根水要浇透,让果树根系强壮起来,日后才能长得好。果树病虫害,要以‘防’为主、‘治’为辅,柿子树多注意预防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

……

时维春分,在位于延平区南山镇的大自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果树种植基地里,省级科技特派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陈义挺耐心地指导合作社负责人祖兴洪,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春季果树病虫害防控及管护。

这片超过千亩的果树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陈义挺及他的团队平均每个月都会来一趟。“从最初基地的果区划分、道路规划、排灌系统分布,再到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现代化示范果园建设,我们都参与了。”陈义挺说,从2015年底驻点服务至今,他们见证了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

天朗气清,春风和煦,行走于南山龙湾村大自然果树种植基地,感受万物向春的生机。层层叠叠的桃花、李花开得正盛,沿路上用作绿肥的紫云英、苕子、油菜花“争奇斗艳”,轨道车顺着蜿蜒的山路,往返运输着农资,工人们自在且忙碌,或检查、安装滴灌管道,或用牛粪、藻渣沤制有机肥,或操控植保无人机开展虫害防治……

“农业的难点、痛点就是天灾的经常化,旱了涝了,热了冷了,都得提前预防,做好准备,特别是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合理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让农业真正提质增效。”陈义挺感触很深,从改良果树种植基地土壤、环境,到指导基地使用无人机、新型滴灌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气象观测等技术信息手段,通过党委政府、企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等多方助力、良性互动,更好地提高了基地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了省工省力的管理,促进了果品品质的提升。

祖兴洪在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过去,春季果树病虫害防治,1000多亩果园,10个工人要喷一个月,而现在,3台无人机每天作业6至8小时,10天就能完成,而且用药量减少了三分之一,成本节约了一半。

“今年我们又尝试种了果树柿子新品种,还试验高接了猕猴桃优株,基地里的果树种类越来越丰富、品质也越来越高了。”祖兴洪说,日后还想着引入水果采摘、休闲旅游、餐饮露营等项目,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进一步增加果树种植基地的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科特派既有‘科技范’,又沾‘泥土气’,真正给我们带来了效益。有科特派,我们更有底气了!”

作者:□本报记者 吴建琼 林奥 通讯员 陈茂军
2024-03-25 □本报记者 吴建琼 林奥 通讯员 陈茂军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4973.html 1 “有科特派,我们更有底气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