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第5版:

这家博物馆 “藏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建阳区书坊乡小人书博物馆开馆侧记

游客走进小人书博物馆观展

五颜六色的封面,泛黄卷边的纸张,黑白勾勒的图案……5月1日,建阳区书坊乡“世界小人书(连环画、雕版)博物馆”里,一本本巴掌大的小人书吸引了许多游客,“感觉我的童年回来了!”一位带着孩子来参观的母亲感叹道。

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图文并茂……“小人书”也称小画书、连环画,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较流行的一种纸质文化载体,通过生动鲜活的配图、言简意赅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文学佳作、历史典故、英雄传记等变得通俗易懂,是许多人童年的精神食粮。

作为“图书之府”“建本之乡”,近年来,书坊乡持续深入挖掘建本文化内涵,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今年1月,当地创新打造世界小人书(连环画、雕版)博物馆,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完成投资近300万元。“五一”当天,项目一期正式开放,展陈面积1000平方米,展示各个历史时期小人书5万册,老宣传画、老画报100余件,以及建本雕版,建本影印本资料、实物300余件(套),设置“当建本邂逅小人书”“致敬经典——艺术永远不会消亡”“‘像’由心生——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三大观览主题。

“仿佛手捧小人书的幸福童年就是昨天”

“我可是看着这些小人书长大的!”来自邵武市的游客张美丽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小人书吸引,“小时候攒钱买小人书,看完了就和朋友轮换着看,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精彩,书都快被大家翻烂了。”回忆起小时候的故事,年过六旬的张美丽感慨,“仿佛手捧小人书的幸福童年就是昨天。”

《岳母刺字》《三毛流浪记》《西游记》……不同主题的小人书并不只是父母辈的专属年代记忆,来自建阳区麻沙镇的“90后”肖潇说,“这些小人书也是我的启蒙书。”肖潇的母亲陈水兰告诉记者,她将自己看过的小人书精心收藏了起来,希望小人书中蕴含着的爱国、勇敢、侠肝义胆的核心精神能够教育启蒙下一代。

“用数字阅读体验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

“你看这个字是镜像的,原来画也是要反过来雕刻的呀。”站在“当建本邂逅小人书”的主题展位前,游客罗建华和妻子看着小人书与雕版印刷的图示,认真讨论了起来。“没想到小人书上的字画是这样一笔一划雕刻出来的,手艺不简单啊。”罗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拍下小人书的雕版印刷流程图。

从笔尖到云端,从纸质到电子。在书坊乡的小人书博物馆里,一页页经典的连环画,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在时代的放映架上传承,成为新一代孩子们的启蒙书和知识窗……选择感应控制,手臂一挥,小人书电子屏自由翻页。站在书籍造型的电子阅读器前,中学生刘语桐被连环画经典作品——《岳母教子》所吸引。“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千古传承,民族英雄精神历久弥新,我们创新将小人书制作成电子版,用数字阅读体验赋予经典文学作品新的生命力。”当地旅游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

“一条老街区联通古今,一座古建筑承载时光与历史的馈赠,我们在保护与利用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书坊乡党委组织委员汤忠妹介绍,近年来,书坊乡不断加大古厝保护和修缮力度,以康宁古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中心,多点开发、联动发展,串联周边古厝,促进文旅经济繁荣发展。“随着‘环带’建设的推进,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书坊乡曾以雕版印刷闻名于世,是建阳建本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接下来,将更加积极融入‘环带’建设,高质量推进小人书博物馆的二三期项目,着力进行互动游戏设计与教育内容开发,让寓教于乐理念融入到博物馆建设之中,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为游客带来更多元的文旅体验。”汤忠妹说。

作者:□本报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姜法彪 文/摄
2024-05-06 □本报记者 汤文娟 通讯员 姜法彪 文/摄 ——建阳区书坊乡小人书博物馆开馆侧记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6766.html 1 这家博物馆 “藏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