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第6版:

军人的本色

守一方疆土,将热血的青春,书写在芳华的正当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忆往昔,那些难忘的岁月依然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游走……

我是一个工农子弟,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标准的“解放牌”。在党的教育下成长,9岁加入少先队,15岁加入共青团,17岁初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而回乡劳动,是地道的“回乡知青”。18岁那年,我穿上军装,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军营,成了一个守卫海防前线的大头兵。我从小梦想当个军人。我崇拜军人,喜欢军人味道。我的当兵愿望与“尚武”追求,其实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我的两位哥哥都在部队多年,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极大;其二,我的父亲对我的影响。我爱听故事,他又是村里的“故事大王”。每天晚饭后,我家宾客满堂,“免费”听他讲“评话”。那些《七侠五义》《封神演义》《桃园结义》《岳飞报国》《水泊梁山》等等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家乡洋口的红色故事如红军东方军等革命家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极为生动传神。潜移默化中,我的思想进入了新境界,参军尚武的念头很强烈,最终实现了“从军梦”。1968年底,我真正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子弟兵。在军营,我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以老兵为榜样。凡是炮兵训练、步兵训练的军技,样样不落下;为连队出板报,为战友教唱歌,为文盲战友写家书,这些日常琐事,也热心助力,不厌其烦。从新兵开始,我连续三年被评上“五好战士”。我的排长也是福建老乡,他见我就笑,直夸我“好样的”!

军人的味道是什么?

不外乎军人的底色,军人的素质,军人的形象。

军人的底色。我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当兵为什么光荣?因为能吃苦。我想,当兵吃苦,这应是第一要做到的。如果没有吃苦精神,你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吗?像“抗洪救灾”这样特殊的险情,它最能体现军民鱼水关系,展示解放军奋勇向前的决心。有一年夏天,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后山的大水渠因泥石流突然垮塌了几十米长。它既影响了当地军民饮用水,也影响了当地农田的灌溉。一声令下,我们连冒着倾盆大雨,大家一脚高一脚低地在泥泞中前行。开始时分成几组:一组挖土填方,一组抬石垒坝,一组搅拌水泥浆。结果呢,小型搅拌机来不及供应水泥浆,这就严重影响垒坝进程。迫不得已,我和战友们纷纷跳入水泥浆池里去搅拌,那模样很是滑稽,一个个立时变成满头满身都是泥水混搭的泥人,更糟糕的是一个个上岸时两条腿都被水泥浆弄得满是洞孔,就好像我们打过的七五炮弹壳似的,到处是孔洞,可大家没说二话,还是继续奋战在第一线。说实话没有吃苦精神,就体现不出人民军队本色。军人的底色,就是能吃苦。这不正是军人的味道吗?

军人的素质。这是“内在”的东西,表现在讲军事技术,讲战术作风,讲自律自强,军人的味道是要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人们常说部队是一所大学校,这所大学校不仅要培养出会学习,更要培养出会打仗的兵。举两个例子说吧:其一,练兵是很讲究军事素质提高的,不论队列训练,射击投弹,开枪放炮,口号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但从军技上说,稳准狠地消灭敌人,还是要靠过硬的单兵技术,与好用的枪炮军械相配合才行。其二,海防哨兵心理素质过硬,不仅要强化单兵作战能力,还要时刻提高警惕。

军人的形象。你上过天安门参观国旗手升旗吗?那是很震撼的。不过我们31军不是仪仗兵,是威名远扬的野战军,它是全国机动作战部队。我们的口号也是“倒也要往前倒,爬也要往前爬”“轻伤不下火线”!我毕竟是老兵,在部队受教育多年。我在连队的时候,参加过N次“千里野营拉练”;也参加过大军区“三军四级合练”,在泉州围头半岛举行的大军演。我既是神炮手,也是神枪手,打炮打枪都百发百中。一般情况下,我和本班战友们都能共同完成预设的作训任务。我在团部机关的时候,也会努力完成“文艺创作和新闻报道”的任务。尽管当记者做编剧很辛苦,但“爬格子”毕竟是创造性的工作,我喜欢。

我觉得,我很荣幸,有在部队生活8年的经历。转眼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想当年,看今天,不会忘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世界永远在前进!

作者:□吴水金
2024-06-13 □吴水金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08564.html 1 军人的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