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杨梅的季节,酸甜可口的杨梅,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让人爱不释“口”,但在食用杨梅的过程中,容易碰到一些问题,让人心生疑虑。关于杨梅长虫、泡水等问题,来听听相关人员的解答。
每年都会有杨梅中吃出小白虫的消息,让不少网友调侃:“吃杨梅还能补充蛋白质。”那么,杨梅中的小白虫是什么呢?“杨梅中出现小白虫,不用过度担心,这是出生起就长在杨梅中的果蝇幼虫,以果肉为食,对人体一般是无毒无害的。”顺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林康丽解释,杨梅甜度越高,越容易成为小白虫的目标。
不少人都有杨梅汁滴到衣服上而难以清洗的经历,这是因为杨梅会掉色吗?或是杨梅被浸泡了什么药水?“因为杨梅中富含花青素,这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杨梅果肉细胞容易受损,花青素便会流到水里,看起来就像杨梅掉色了。”林康丽说。
针对不少市民担忧杨梅有添加剂的问题,林康丽说,由于杨梅果实外层缺乏果皮保护,容易受损变色,部分不法商家为了低成本保持杨梅品质,存在违法使用食品防腐剂或甜味剂的情况,但是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规定,新鲜水果中不得使用防腐剂和甜味剂,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杨梅是否久放不烂,品尝时是否有甜到发苦的现象,来甄别问题杨梅,一旦发现问题杨梅,可以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如何放心吃杨梅?林康丽建议,市民朋友在吃杨梅之前,建议先用盐水浸泡10至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这样既可以逼出藏在杨梅中的小白虫,也可以去除杨梅表面附着的灰尘、农残等,食用起来更加放心。杨梅不耐储存,室温条件下容易变质,低温冷藏能更好地维持果肉品质,建议杨梅冷藏温度在0℃至4℃,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能更好地降低杨梅的水分、香味和营养成分的流失,也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降低杨梅的呼吸作用,有效防止果肉腐败。 (来源:顺昌县融媒体中心、顺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延伸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