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第7版:

孩子沉迷烟卡游戏怎么办?

本期成长导师:

陈映梅,南平市实验幼儿园教师,从教近三十载,多篇教学经验文章在省级、市级杂志、报纸发表,撰写的教学案例《乐在“棋”中》获省级优秀案件,辅导的多位幼儿参加书画赛等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

“心”朋友:

您好!

我是一位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母亲。最近,我发现孩子似乎对玩烟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沉迷其中乐此不疲。这令我感到十分苦恼和无助。我深知,儿童时期是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任何不良嗜好都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迫切希望能得到您的专业指导,共同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暑假期间,我发现儿子频繁地与小区一些喜欢玩烟卡的朋友交往。结伴去公园或朋友家里玩时,孩子的口袋里常常会揣着烟卡,只要通过拍打其他人的卡片使其翻面,就能得到心仪的烟卡。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孩子们之间一种无伤大雅的小游戏。但是,我渐渐发现孩子对这项游戏愈发沉迷。常常向有抽烟的长辈讨要烟壳,有时还会上小卖部的垃圾桶翻找,将其做成小卡片和同学玩乐。孩子有时会为了得到一张“稀有”烟卡缠着大人上网购买。

翻找后我发现,网络购物平台上还真有不少销售烟卡的卖家。看了商品好评,更令我不解的是,许多烟卡是家长主动给孩子购买的。“买到了稀有烟卡,小伙伴们都很羡慕”“买了一大堆,够孩子玩了,不用再去捡烟盒了”“烟卡种类齐全,而且不重复,孩子特别喜欢”“小朋友上幼儿园大班,班上好流行这个游戏,收到货后很喜孩”……有的家长甚至还晒出了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玩卡片的场景。

我认为,烟卡与烟草产品是紧密关联的,在索要烟卡的同时,会增加孩子对烟草的关注度,不经意间激发孩子对烟草的好奇心,或许可能对未来他们尝试吸烟埋下了隐患。此外,孩子们为了收集烟卡,偷偷使用零花钱向朋友购买,甚至向父母或大人索要,养成了不良的消费观念,拥有“稀有”烟卡的孩子,往往能在同伴中获得更高的认同感,因此产生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

我也曾尝试与孩子正面沟通,但是收效甚微。一气之下我把孩子的烟卡撕了,制止他与玩烟卡的朋友交往,这反而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变得情绪化。我应该如何有效沟通,帮助孩子摆脱烟卡游戏,远离不良影响呢?

家长:爱玲

爱玲:

您好!

面对孩子沉迷于烟卡游戏,家长需要采取一种理解,且具有策略性的沟通方式,从儿童心理层面出发,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游戏是否能继续玩,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社交需求、心理需求和自我成就感的实现。

家长不应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撕毁孩子的烟卡,或是禁止他与朋友来往,这样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游戏产生兴趣,是为了寻求小伙伴的认同感,还是游戏获胜的满足感?或是为了在游戏中可以与朋友有更多交流互动。积极沟通有助于和孩子建立信任,为后续的正面引导打下基础。

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分析沉迷烟卡游戏会对自控力、情绪管理、身体健康、社会交往产生的不良影响。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以替代烟卡游戏。如,邀请小伙伴一起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造、户外探索等,或者让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当孩子们在活动中达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目标导向,从中获得成就感,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交能力。

来信中您提到,不少家长主动为孩子购买烟卡。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市面上的玩具层出不穷,需要提醒家长们,一款有益的玩具关系到孩子的认知和身心健康。家长们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孩子的玩具。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南》一书中,把玩具启蒙分成了4个阶段,分别是:视听刺激期、品尝期、探索期和规则期。

视听刺激期是针对0-6个月的宝宝。他们部分神经发育还不完全,而且活动能力也有限,因此要给宝宝提供一个“有声音和视觉刺激的有趣环境”,通过玩具刺激,促进宝宝视觉、听觉发育。推荐安抚类玩具:安抚巾、安抚小海马;视听觉刺激类玩具:黑白卡片、彩色手摇铃、彩色床铃、拨浪鼓、音乐健身架等。

7-12个月的宝宝处在品尝期。他们逐渐会坐、会爬、会站、会走,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也大大增强。再加上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具备一定的抓握能力,开始长牙,就很喜欢拿起周围的东西,放进嘴巴里啃一啃、咬一咬、尝一尝,是软的还是硬的?是什么味道的?因此这个阶段选择玩具,主要是满足宝宝“口欲期”,锻炼他们运动、认知能力。推荐带有牙胶的玩具。认知类的玩具推荐:彩色卡片、多面体玩具、串珠玩具、发声书等。运动类玩具推荐:能敲打的音乐类玩具、积木等。

1-2岁的孩子正是探索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他们基本已经会走路了,动作也更加协调灵活,这个阶段的孩子,适合玩发展肢体动作、探索空间的玩具,而且对能和妈妈互动类的玩具也比较有兴趣。家长给孩子选择玩具时,尽量选多元智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玩具,能为孩子日后语言能力、社会化发展做预习。推荐运动类玩具:平衡车、海洋球、钓鱼玩具、各种车类玩具;认知类玩具:套环、套杯、积木、多面体玩具等。

规则期的建立可在2-4岁时,孩子的语言、智力、想象力都有很明显的发展,此时可以给宝宝准备较为复杂的玩具,比如,通过道具类玩具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执行不同任务,同时学习社会规则,从中获得乐趣和自我价值感。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喜欢玩稍有难度的玩具来挑战自己,还很喜欢自己动脑筋,因此宝宝玩的时候,家长尽量在旁边多看少打扰,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专注力都有好处。推荐道具类玩具:厨房套装玩具、医护玩具、超市购物玩具等;任务类玩具:穿孔玩具、七巧板、拼图、积木、磁吸玩具等。

当孩子成长到5-6岁时,对自己周围的世界已经有了基础认知,他们正处学龄前期,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词汇量增强,运动能力也有所提高,社交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推荐体育玩具:跳绳、呼拉圈、户外体育器械等;艺术与创意玩具:手工剪纸、黏贴画、折纸等;益智类玩具:棋类、牌类、记忆卡游戏等。

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帮助到您和更多的家长朋友建立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并选择健康有益的玩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知识,探索新技能。

您的朋友:陈映梅

作者:
2024-08-21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1605.html 1 孩子沉迷烟卡游戏怎么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