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指的是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用以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成语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故事说的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朱熹信步间见到百花盛开情景,即兴作《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寻芳的地点是泗水(山东省境内)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自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诗。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