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第7版:

南平市太平中心小学:

从“小橄榄”中学“大学问”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打橄榄

本报讯(黄靓 陈艳莉 文/摄)金秋十月,南平市太平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一抹与众不同的“绿意”。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橄榄挂满枝头。日前,一年一度的“橄榄节”热闹登场,学校通过探索橄榄背后的文化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情趣。

在郁郁葱葱的橄榄树下,学生们个个充满期待,跃跃欲试。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橄榄节”采摘活动正式开始。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用竹竿将成熟的橄榄从树枝上打下来,有的将果实捡起装进桶里,展现了团结协作精神。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将橄榄清洗后用力碾皮,再加入盐和白糖腌制,只需经过几天的晾晒就可以品尝了。

“学校的理念是‘办有根的教育,做永远向上的人’。让孩子扎根大地,汲取营养,长成参天大树。”太平中心小学校长郑其旺介绍说,学校的四棵橄榄树从建校以来就陪伴着历届孩子们茁壮成长。橄榄树在校园里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橄榄相关的活动,融合了自然教育、劳动实践与文化熏陶。

活动中,“赏橄榄”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橄榄树的生长,还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坚韧,激励着他们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画橄榄”活动让孩子们的眼界与想象力得到拓展。不但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制橄榄”“品橄榄”活动成为孩子们理解生活哲理的重要窗口。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明白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方能尝到苦尽甘来的喜悦;“颂橄榄”则是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橄榄枝是胜利、和平、希望的象征。而橄榄果有着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等功效。“橄榄节”上,孩子们一起分享知识,收获感悟。

“饷郎橄榄两头尖,上口些些涩莫嫌。好处由来过后见,待郎回味自知甜”。太平中心小学的“橄榄节”活动,将自然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与审美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一个集知识、技能、品德于一体的多元化学习平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
2024-10-23 南平市太平中心小学: 2 2 闽北日报 content_114308.html 1 从“小橄榄”中学“大学问” /enpproperty-->